“不過,他們的建設速度非常快,甚至超過你們。”
在兩個人聊著天的時候,高速列車已經駛離了車站,很快就提速至250公里的高速,一路朝著紐約駛去。
僅僅只是幾個小時後,在晚餐時間,他們就抵達紐約,然後見到了辦事處的安格爾主任。
在聽說米爾頓·弗裡德曼教授到訪後,一直以來對自由經濟模式非常有興趣的安格爾,立即改變了原計劃,邀請弗裡德曼教授用晚餐,和他一起暢談經濟,畢竟,教授在經濟學界的名氣是眾所周知的,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挑戰凱恩斯學派的觀點,抨擊他們忽略貨幣供應、金融政策對經濟週期及通脹的重要性。
在聊著經濟學的學術問題的同時,他們聊著聊著,自然而然的聊到了自身,聊到了“赤道奇蹟”,聊到了那裡的經濟模式。
“你們並沒有完全遵從市場經濟,或者說,遵循自由經濟的原則。”
弗裡德曼教授看著面前的這位通商產業部官員說道:
“更多的時候,你們強調官方主導投資,甚至官方的產業控制!更具備市場經濟特點。”
“對,確實是這樣!”
作為通商產業部的老人,安格爾說道:
“我們在推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並沒有盲目的學習西方的自由經濟,從產業政策上來說,我們堅持對工業,能源,交通,金融,電力等基礎產業的直接投資,重要部門都掌握在全民企業和公司企業的手中,但是……”
安格爾微微加重了一些語氣,然後說道:
“我們同時又鼓勵私營經濟的發展,移民之中只要有技術和專案的,只要投資在指定的區域都可以得到官方的幫助,而且還會享受到大幅度的稅務減免,正是這些措施有效的促進了私營經濟的發展。”
“確實如此!”
弗裡德曼教授點頭表示贊同道:
“其實,這一切,正是你們成功的原因所在,那裡看似是個初創之地,可實際上是一個既沒有歷史包袱,又繼承了歐美的人才技術,管理經驗以及執政眼界,甚至都不用做實驗,上手就能產生經濟效益。
於是你們的工業生產快速起步,礦產開發,化工,重工業,紡織,汽車,造船,飛機制造等各個產業被迅速的建立了起來,在生產組織形式上,同樣也是不拘一格,在發展早期,根據自己較為豐富的勞動力,甚至開展了來料加工貿易,然後快速推進產業升級。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你們的工業經濟發展速度驚人,從而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正迴圈,透過產業的不斷升級,最終,成就了“赤道奇蹟”。”
在作出這個論斷之後,弗裡德曼教授又補充道:
“我想,這才是“赤道奇蹟”的根本原因。”
聽著教授的話語,安格爾先是驚訝,然後又讚歎道:
“哎呀,教授真不愧是教授,難怪閣下會建議向芝加哥多派經濟學留學生,就是因為教授原因啊!”
“什麼?”
弗裡德曼教授不由的一愣,疑惑道:
“你說什麼?”
面對教授的好奇,安格爾如實的回答道:
“在通商產業部有不少人都知道,閣下一直關注您的理論,他對您的經濟理論也是頗為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