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是身為穿越者最大的優勢——總能夠看到超越時代的機遇。
如果是換成幾年前,從技術上都不足以開發這座油田,而現在……時機剛剛好!
心裡這麼尋思著的時候,身後傳來了伊麗莎白的聲音:
“你在看什麼?”
“這片大海……”
李毅安說道:
“這裡曾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
“是啊,那個時候,英國的商船把全世界的商品從世界各地運到英國和歐洲,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商船取代了英國的商船,除了歐洲各國的商船,還有希臘的、你們的商船……”
伊麗莎白的語氣中帶著某種失落,作為帝國衰退的見證者,她目睹過輝煌,同樣也見證了這個不可避免的衰退。
“航運業在英國的衰退是必然的,現在大多數英國人,並不願意做海員,相比於做海員的辛勞,他們更願意留在本土。”
其實並不僅僅只是英國,還有美國、西歐國家,他們的船隊裡越來越多的南歐船員、拉美船員、亞洲船員,甚至還有非洲船員,究其原因就是——沒人願意吃苦了!
別看船員的收入高,可眾所周知,船員不僅是要遠離家人,而且還要做好呆在青青草原上的心理準備,喜當爹才是常態。
這樣的身體上的辛苦,心理上的負擔,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幹啊!
哪怕就是現在,在婆羅洲航運公司的商船上,差不多一多半都是日本和韓國的船員,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沒苦硬吃吧。
當然,對於這一切,伊麗莎白是不瞭解的,其實,李毅安也不瞭解,只是恰好在做牛馬的時候,房東太太就是船長的老婆,船長手下管理著一批船員,而房東太太手下管理著一批牛馬。
可以說,都是管理大師!
李毅安直接了當的說道:
“曾經,英國統治了海洋,但那都是過去了,畢竟,阿姆斯特丹、漢堡那些港口是面對整個歐洲的,而英國作為一個島國,你們的港口面對的是僅僅只是自身,但是,英國300多年來在全球海洋貿易中的經驗積累和資源積澱,卻成就了倫敦。”
看著身邊的女人,李毅安的語氣中盡是羨慕,這個女人壓根就不知道,她的祖先給她和英國留下了什麼。
“或許英國不再是世界的擺渡人,但是,倫敦仍然是全球海洋金融的領頭羊,制定相關規則的代表——世界最早的船舶認證、保險機構勞埃德船級社,以及被譽為全球航運業晴雨表的波羅的海交易所均位於倫敦。日不落帝國時代留給英國的是“無形資產”——是對海權的認知,以及對制度的駕馭!”
看著身邊似乎有些不解的女人,李毅安繼續解釋道:
“倫敦還是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海運聯合會、國際航運公會等海洋領域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每年全球80%以上的國際海事仲裁在倫敦進行;倫敦海洋服務業工作崗位有多達幾萬個。
對於英國來說,這一切都是過去300年的積澱所成就的!而這也是英國最大的財富!”
這絕對不是忽悠,像英國這樣的帝國他的歷史積澱是外人難以想象的,這就像是華夏帝國文明在東亞的文明影響一樣。
只不過,英國的影響更加直接,因為人家是直接統治。
就像安德魯一樣,他去當那個國王,不僅會受到當地的貴族——白人和酋長們的歡迎,也會受到相當一部分平民的歡迎,因為他們早就習慣了英國的統治。
過去英國的國王是遠在天邊的,如果有一個英國的王子,主動來到那片土地,很容易獲得當地民眾的支援,這就有點像是非洲的一些白酋長一樣。
其實,哪怕就是有相當一部分非洲人自己,都明白他們並不擅長治理。如果有一個地位高貴的白人願意統治他們,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並不見得會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