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少校用極其認真的語氣說道:
“將軍,我們必須要為自己的部下負責,而且我已經接到都柏林的命令,要求我必須要為我的部下負責。”
這已經不再是建議了,而是“通知”。
事實上,在聯合國部隊陷入包圍之後,最緊張的並不是聯合國,而是瑞典和愛爾蘭兩國,他們一邊與被包圍的部隊進行聯絡,要求他們確保自己的安全,一邊又向聯合國施壓,要求聯合國方面儘快解決這一切問題。
同時還透過私人渠道,與NBC聯絡,希望他們“發揮影響力”,確保被圍困的愛爾蘭以及瑞典軍隊安全,至於什麼聯合國的事務,他們一點都不關心。
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他們最在意的是自己人的安全。
這兩個國家的政客們都非常清楚,如果一旦他們的軍隊在這裡遭受了重創,那麼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所以對於愛爾蘭和瑞典而言,重要的是把自己人安全的撤出來,至於投降……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無非就是舉白旗而已。
最重要的是自己人不能死!
面對他們的建議,或者說通知。死裡逃生的錢德少將,並沒有做出一副為難的模樣,而是長嘆了口氣說道。
“那麼……和他們談判吧。”
當天上午10點,三名軍官來到了城市的外圍陣地。
領頭的是一位印度少校,陪同的愛爾蘭少校和瑞典少校。
他們三個人,代表的是聯合國部隊。
三國代表就這麼互相看了彼此一眼,然後舉著白旗走出了戰壕。 狙擊手第一時間發現了他們,很快,騰歸南就走了出去。
領頭的辛格少校,看到那名軍官走來時,特意用手擺弄了一個鬍鬚,似乎是想維護自己的體面。
“我是聯合國部隊司令部的使者,我是來談判的。”
辛格少校展開了手裡那面小白旗,隨後挺起胸大步的向那名東亞軍官走去。
“我是聯合國部隊司令部的辛格少校,我要見你們的指揮官。”
走到那個少尉的面前,他著胸微微抬著下巴,雙眼直視著這個個頭不高的軍官的眼睛大聲的說道。
他似乎是想到在這個人的面前努力的保持著一名印度軍官的尊嚴和驕傲。
騰歸南打量著對方,他並不會說英語,沉默了片刻,他才說道:
“我會說印地語,我曾經長期駐紮在那裡。”
瞬間,辛格就沒有了先前的氣勢,他立即改口用印地語和麵前的這位個頭不高的軍官溝通著。
溝通什麼?
就是要見他們的指揮官,談判投降的問題!
3月17日,經過了幾天的炮戰之後,伊麗莎白維爾的聯合國部隊終於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兩萬餘名聯合國部隊和剛果軍隊放下了武器。
這個訊息傳出之後,舉世譁然。也不過就是如此了,軍事上的失利,讓聯合國不得不坐到了談判桌上,開始用極其認真的態度商討加丹加的未來。
對於現在的聯合國來說,他們並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談判是唯一的出路。
……
在聯合國部隊在伊麗莎白維爾舉起白旗之後,李毅安只是淡淡的說道:
“這就是現實。”
正像兒子當初的判斷一樣,從伊麗莎白維爾被包圍之後,主動權就已經被NBC掌握了,或者說,被“黑騎士”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