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部長來了,總經理。”
穿過房間,走近牆上的開關,擰亮了房間裡的主燈,然後王雲捷走到桌旁把對講機的開關按了下去。
“讓他進來,漢娜小姐。”
中層僱員有機會被召到38層樓的這間辦公室裡來一般有三種原因:第一是來聽總經理下達指示,或者作他親自要聽的彙報,這時是談事務;第二是被他沒完沒了地數落,那這兒就是地獄;第三是總經理決定對他一手栽培的下屬勉勵一番,大多數人都渴望這一個。
賴思德走到了門口。他是一個39歲的中層僱員,勝任自己的工作,並且很能幹,而他也很需要這份工作。現在他很清楚是那三種原因中的第一種原因讓他上這兒來的。
王雲捷從辦公室中央微笑著上前迎他。
“啊,進來,賴思德,請進。”
賴思德走定近房間,漢娜小姐在他身後關上門,回到她的辦公桌旁坐下。
王雲捷對這個僱員做了個手勢,讓他坐椅子上。然後就直接了當的問道:
“你知道勒芒比賽嗎?”
在NBC人們之間的對話並不流行拐彎抹角,因為李毅安不止一次說過——這是虛偽的表現,如果有那個官員拐彎抹角彙報問題,那麼等待他的只有一個結果,被降級。
在公司同樣也是如此。
慢慢的那種唐山人習慣的拐彎抹角,從NBC消失了,人們說話直來直去,而不是用虛偽的客套去掩飾或者讓別人揣測。 “有過一些瞭解。”
賴思德直接了當的說道:
“勒芒比賽和其它的比賽有所不同,在汽車發明後不久,即1900年代前後,特別是1906年法國汽車俱樂部大獎賽開始,“大獎賽”成為歐洲各國的主要賽車方式,所謂大獎賽,就是快者優勝,說得明確點,就是看誰快!
而當1923年,勒芒24小時賽出現的時候,一系列賽事規則表明,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初衷並不是專注於汽車公司製造最快機器的能力,而是專注於製造商製造運動型可靠汽車的能力。這一點從最初規定只有生產了30輛以上的量產車才能參賽便可明確。”
瞟了一眼總經理,賴思德接著說道:
“因為耐力賽需要賽車在維修站中停留的時間越短越好,對油耗和汽車耐用性都有極高的要求,也正因如此,勒芒比賽才會被各大汽車製造商所重視,勒芒24小時耐力賽,實際上比的是汽車製造的能力!
贏得這裡的比賽,就等於自己人的汽車製造能力是最好的!”
在說到“最好的”這三個字的時候,賴思德加重了語氣。
“而這也是保時捷,阿爾法·羅密歐以及現在BMW都試圖奪取勒芒冠軍的根本原因,因為我們是世界第二汽車製造大國,但是在勒芒,我們還是一個無名小卒。”
“你說得太對了。”
王雲捷說道,
“你知道,雖然我們並不在意什麼第一或者和第二,可是勒芒卻被公認為最能體現汽車效能的比賽,過去我並不覺得我們需要參加這樣的比賽,畢竟,我們製造的是可以滿足人們需要的汽車,至於比賽,讓阿爾法·羅密歐,讓保時捷,讓BMW去努力吧,可是我們並不能僅僅只滿足於“買菜車”。”
在說“買菜車”這三個字的時候,王雲捷的語氣稍微頓了一下。
“買菜車——這是全世界給“大眾”的定位,它就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家用車,省油、耐用,且空間大。
這樣的汽車簡直就是……完美的!
完美的買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