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就是金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句話就已經在NBC深入人心了,成為眾所周知的真理。
而這一真理源自於哪裡?
就是國際電子公司。
位於長安義寧區的國際電子公司,只是一家看起來……並不怎麼顯眼的公司,但是事實上,這裡卻是NBC最知名的企業之一。
這家公司完全是因為電晶體而興起,當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電晶體工業化生產的企業。當年它供應著全世界70%的電晶體。
也正是因為電晶體而興起,才有了現在的國際電子公司。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才有了現在的NBC,在電晶體發明之前,電子管的時代,NBC的經濟是依靠著出口服裝,玩具之類的簡單消費品。
是因為他們發明了電晶體,所以他才有了後來NBC的產業升級,透過出口各種各樣的電晶體家用電器,獲得得了產業上的升級。
一開始是電晶體,是普通的電子計算機,然後是積體電路,接著又是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在這個過程之中NBC從一個落後的熱帶國家,成了一個經濟科技極其發達的國家。
對於這一點不僅身為蘇南貿易公司總經理的伊萬諾夫瞭解,就連同身為電子計算機專家的阿列克謝也很清楚。
“是電晶體改變了所有的一切,在那個時候,全世界都在生產著電子管,即便是在NBC也是如此,他們生產的第一批電子產品用的就是電子管。當時那些德裔工程師們,大都是電子管專家,當時他們在電子管小型化的技術上,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所以,從技術上來說,如果當年他們選擇電子管的話,絕對是有技術優勢的。”
這一點上蘇聯和NBC倒是有那麼一點共通之處,畢竟,當年蘇聯也從德國引進了一批電子管專家,而德國當年在電子管小型化技術上是遙遙領先的,於是,蘇聯很自然的在這一技術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
“可是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電晶體,選擇了積體電路,不是嗎?”
伊萬諾夫說道。
“是的,這正是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區別。”
“在蘇聯,科學研究的方向是由國家科學院的院士們決定的,他們的研究方向是根據國家的需要來確定的。
我們選擇電子管是因為,軍方認為未來的戰爭形態就是雙方互扔核彈,而電晶體無法抵抗核彈爆炸時產生的電子脈衝,以當時技術條件除非採取特別的防護,否則基本上都會被燒燬,不具有實戰性。於是軍方認為電晶體和積體電路並不適合未來戰爭,要在核戰中保證先進的自動化作戰能力,只能用電子管。”
提及這一段舊事,阿列克謝的眉頭皺成了一團,伊萬諾夫則問道:
“難道他們就沒有發現電晶體並不適合戰爭嗎?”
“他們發現了,但和蘇聯不同的是,NBC以及西方國家的科技開發主要是透過企業進行的,而企業的發展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不會考慮電晶體不適於打核戰爭這一前提,而是電晶體和電子管,哪個更輕便更便宜更好用。”
阿列克謝有些無奈的聳了下肩膀。
“是的,剩下的只需要交給市場就行了,電子管小型化……市場會在電晶體和電子管之間做出選擇的,哪個更輕便更便宜更好用,市場就會選擇哪一個,就像是積體電路一樣。”
儘管只是一名科學家,但是透過這件事兒,阿列克謝還是忍不住感慨道。
“這正是市場意志最神奇的地方,市場會淘汰出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它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這並不是一種正確的觀點。”
伊萬諾夫在一旁提醒道。
“不過這也是事實。電晶體的小巧讓人們印象中要放在桌子上圍在一起聽的收音機變成了可以放進兜裡的小不點,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上市第一年就賣了幾百萬臺。”
看著不遠處的國際電子公司,伊萬諾夫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