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到是不是天堂?
每一個人都有其各自的看法和見解,但是對於南洋人來說,他們大抵上都是幸福的。
幸福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感受。
和很多人一樣,如果有人問趙德亮——“你幸福嗎?”,大抵上他也會一愣,然後只會覺得這麼問的人是傻掰。
這還需要問題嗎?
和往常一樣,在孩子們去學校後,趙德亮看著正在照顧著小女兒和兒子的妻子,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笑容,雖然歲月在妻子臉上留下了痕跡,但是在趙德亮眼裡,妻子永遠都是最美的。
“在看什麼?”
“看你。”
丈夫的話,讓瑪麗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她很喜歡丈夫的這種眼神,讓她總覺得自己還很年青。
雖然心裡美滋滋的,但是她仍然提醒道:
“好了,別光顧著看,記得今天到事務所登記一下,找個建築工人過來,儘快把避難所建好。”
“嗯,我知道了。”
趙德亮點了點頭,上班前把孩子們送到託兒所後,他就趁著空去了趟職業介紹所。
在南洋,無論長期僱工還是短期的臨時僱工,都需要到職業介紹登記,這既是為了規範用工,確保工人福利待遇,而另一方面來說,則是為了控制——透過對工作機會的掌握,官方可以採用這種方式,迫使一些潛在的威脅主動離開。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用工登計,一方面是為了對接中學教育——透過企業與普通中學和實業中學的對接,確保學生的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擊黑勞。
在過去的十年間,隨著進入南洋門檻的不斷提高,面對越來越難進的南洋,總有一些人透過偷渡的方式來到南洋。因為深知非法滯留的黑勞危害,所以,即便是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南洋對於黑勞的態度仍然是堅決的——嚴格控制即捕即解。
撕護照之類的手段在這裡也沒用,唐人可以直接送到暹羅、馬來亞、星加坡、棉蘭老以及泗水兩國三區,外人甚至可以送到非洲。
但相比之下,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從源頭上管控——透過對工作機會的掌握,確保黑工在南洋沒有生存空間。
哪怕是趙德亮這樣的普通人,臨時僱傭個建築工人,也要到職業介紹所登記資訊、報價,再由介紹所釋出資訊。
雖然繁瑣一些,但確實把黑勞的生存空間壓縮到了最低。
對於此,林康等人的感觸是極其深刻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雖然來到了南洋,但是他卻發現,這裡壓根就沒有他的生存空間。
又一次,看著報紙上的職業資訊以及職業介紹所的位置,想著那些登記了的人們,林康的眼裡滿是羨慕,在這裡,只要有身份證或者僑民工作許可證,就可以根據個人的能力得到一份工作——不僅有國民年金,還有醫療保險以及公積金,可以說,只要有了一份工作,生活無憂不說,還可以住上國家提供的房子。
除了沒有領導們的領導之外,或許這就是他們口中的那個物資極其豐富的社會吧!
可問題是,這一切只屬於南洋人,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南洋人……要是我早生個十幾年,也早就是南洋人了……”
心裡這麼想著的時候,公共汽車到站了,
突然,林康的餘光看到鄰座上,可能是先前那個男人遺落的挎包,在發現挎包的主人不在後,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拾起來,等到下車時,看了看包,他想了想就拎起這挎包,然後就下了車。
很快,在附近公共廁所裡,看著包裡的東西,林康激動的喃喃道:
“這下好了,這下好了,我發達了……發達了……”
他之所以會如此激動,是因為包裡裝著一些證件,不僅有身份證,建築工人資格證,甚至還有一張工單,有了這個證件,不就意味著,再也不用擔心工作了嗎?
“長安是不能呆了,要不然,就去,去……”
想了想,林康自言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