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313章 取經南洋成正果(第二更,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13章 取經南洋成正果(第二更,求訂閱) (3 / 3)

看著眼前截然不同的“赫魯曉夫樓”,李毅安的心裡滿是疑惑的時候,赫魯曉夫則有些得意的說道:

“李,這就我們在四年前推出的新版住宅,每一套住宅不僅有整整有一百一十多平方米,而且還有五間臥室……”

看著得意洋洋的赫魯曉夫,看著有些熟悉的房間,李毅安突然明白了,這哪裡是什麼赫魯曉夫樓,分明就是南洋的五房型公寓啊!

好傢伙,弄了半天,他是直接剽竊的啊!

至少從房屋佈局上來說,玉米帝確實剽竊了南洋的公寓,只不過面積稍微改小了一些而已,整體上就是縮水的南洋公寓啊。

“在南洋訪問時,我們曾經討論過房屋的問題,我說只要是蘇聯人,他們都會有一套屬於他們的房子,而你卻說,不僅要有房子,更應該有家,因為只有了家,他們才會生育,如果僅僅只是一室一廳的房子,他們也就是遮風擋雨的房子而已,所以,你們要給所有人一個家……”

提到在南洋的收穫時,赫魯曉夫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似乎是在說——聰明如我,總能發現很多有益的事情。

“因為有了家,所以才有了南洋的大家族,每個家族都有五到六個孩子,甚至七八個孩子,是的,在蘇聯也是如此,”

曾經就有一位住在莫斯科的女會計給報社寫信,提到:“我同3個孩子住在一間12平方米的房間裡,儘管我強烈希望擁有第四個孩子,我也不能允許自己這樣做”。

而這也是赫魯曉夫要給大家建房子的根本原因,只不過赫魯曉夫樓由於其低劣的質量而成為了笑話的焦點:這種建築天花板僅有2.452.7米高,廚房和衛生間極小,而且大多為一居或兩居公寓,三居公寓較少見,四居公寓幾乎沒有。

但是它一點都不低劣——二十多年後,亞美尼亞大地震,剛建成沒兩年的勃列日涅夫樓全部塌了,但是赫魯曉夫樓卻在地震中頑強的挺立著。

事實上,所有赫魯曉夫樓的笑話,都圍繞著著它的狹小上。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對於那些從棚戶區和擁擠的宿舍裡搬出來的蘇聯人來說。這樣房子一丁點也不小,畢竟,這是一個家,一個可以關起門來說話的地方!

“我們蘇聯,也會給所有的蘇聯公民一個家,只要他是蘇聯公民,就可以得到一個生兒育女的家!”

赫魯曉夫指著明亮的客廳,得意的說道:

“所以,我們的工程師就設計了這種新的房子,它的面積更大,更適合生活,現在很多人不僅住進了新家,而且,還買了電視機……”

這正是赫魯曉夫和很多人最大的不同之處,當他發現問題的時候,他會想辦法去解除它,就像面對蘇聯住房緊張的局面,他毅然叫停了造價昂貴的鋼鐵式建築的修建,同時要求工程師們開始研發更便宜的,可以更快建造的預製板房。

在一開始的時候,他的這個要求受到工程師的反對,因為這些房子沒有任何美感,甚至都不需要工程師——所有的地方都是用同一個圖紙進行裝配。這哪裡還需要工程師。

但是在短短几年內,總計建成了近三億平米的赫魯曉夫樓,在他執政的幾年裡,蘇聯城市居民的總住房面積翻了一番,七年內住房的建成的總量比過去40年都要多。

赫魯曉夫樓緩解了當時蘇聯面臨的緊張住房問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承載著眾多蘇聯城市居民的家庭夢想。雖然後來,蘇聯飽受住房面積過小影響生育率問題的困擾。

但是在這一切發生前,他真的不懂。可是一次南洋之行,卻讓赫魯曉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市民雖然從工棚、地下室、危房搬了出來,但是房間狹小,牆體隔音效果極差,基本無隱私可言。如此逼仄尷尬的環境,兩口子怎麼持續造人?造好後,又哪有空間養娃?

所以,在南洋取得真經之後,赫魯曉夫立即認識到失誤,然後改了!

所以高配版的赫魯曉夫樓出現在了蘇聯。曾經的錯誤得到了糾正,蘇聯人住進了更好的房子。

指著客廳裡的電視機,赫魯曉夫得意洋洋的說道:

“就像你們南洋人一樣,他們也有自己的電視機,孩子們也會坐在電視機前,看著動畫片,在渴了的時候,會從冰箱裡拿出飲料……”

在赫魯曉夫得意的介紹著這一切的時候,李毅安卻把目標投向這戶人家的主人——一個已經年過五十的標準戰逗民族體型的中老年婦女,然後又把目光投向牆上的照片,看著照片上的婦女和她的孩子們,李毅安想了想,問道:

“夫人,請問你的孩子們結婚了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