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這次南洋能這麼順利的晉身成為“六大流氓”,雖然主要是靠大國之間的外交角力,但更多還是因勢而動,這個勢之中,未嘗沒有印度的挺身而出的因素,畢竟,他出面搞事情,挑動亞洲的局勢。也引得各國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關切。
“已經遷回新德里了,閣下,聽說蘇聯向印度提供了五六億盧布的緊急援助,而且美國、英國也提供了一部分援助,別說,印度倒是挺會做牆頭草的,”
李國仁的話,讓李毅安嘴角上揚,輕蔑道:
“那又怎麼樣,爛泥上不了牆,狗肉上不了席,就是阿三而已,分明丫環的命,卻做著小姐的夢,這個夢啊……就讓他們做吧!”
輕蔑的看了一眼遠方巍峨的喜馬拉雅,看著連綿起伏的雪山,李毅安就這樣靜靜的看著遠方。
幾個小時後,專機進入了蘇聯領空,很快,數架米格21就呼嘯而來,在專機左右兩翼護航,當天下午,飛機降落在了莫斯科。
儘管這已經是第三次來莫斯科了,但只有這一次是正式訪問。
12月的莫斯科盡是一片冰天雪地,在飛機艙門開啟後,李毅安走出了機艙,站在登機梯頂部,他看了一眼下面,穿著大衣頭戴禮帽的赫魯曉夫就站在那裡,赫魯曉夫也望著他,臉上帶著笑容。
此時的赫魯曉夫是得意的——這是第一個西方大國領袖的來訪,雖然英國的首相也曾訪問過蘇聯,但是在所有蘇聯人看到,英國……早就是昨日黃花了!
但是南洋不一樣!
南洋,這可是大國啊!還是剛剛得到認證的那種。
這樣的大國領袖前來訪問,自然會受到格外的重視。但這不過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對於李毅安的訪問,赫魯曉夫之所以會如此的重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在上一次危機之中,李毅安的斡旋,不僅讓危機得到了化解,更重要的是保全了蘇聯的面子。
保全的僅僅只是蘇聯的面子嗎?還有他赫魯曉夫的。如果沒有李毅安的介入,即便是那場危機得到了化解,也很有可能是以蘇聯做出讓步而結束。而這必定會導致蘇聯以及他個人聲譽受到影響。
而李毅安的斡旋改變了一切,不僅結束了危機,而且還保全了他的聲譽,讓蘇聯讓步變成了一場政治上的勝利——蘇聯是為了全世界和平而做出讓步的,這一點已經為全世界所知曉。並且受到了普遍的讚譽。
即便是軍方最頑固的強硬派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場危機之中,蘇聯沒有丟面子,甚至認為他赫魯曉夫極其妥當的處理了這件事兒。
不僅維護了蘇聯的面子,而且還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揭露了美國方面企圖挑起世界大戰的陰謀,不僅如此,還迫使美國人同意撤出他們部署在義大利和土耳其的導彈。
這樣的勝利,讓他受到了普遍的稱讚。所以在內心深處,赫魯曉夫對李毅安是心懷感激的。
當然了,他還有另一個想法就是向對方去展示蘇聯最好的一面。
他已經下定決心,讓對方好好看一看蘇聯,讓他明白——蘇聯是何等的強大,蘇聯人民是何等的富庶。何等的幸福!
“他會明白的!”
在看到李毅安走下飛機時,赫魯曉夫主動上前數步,在相隔數米時,他們兩人幾乎同時伸出手,握手之後,然後又是熱情的擁抱。
隨後,赫魯曉夫才說道:
“李,歡迎你來到蘇聯!”
雖然看起來非常熱情,但是赫魯曉夫的心裡卻頗不是滋味,因為李毅安又又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上一次是因為匈牙利,而這一次呢?是因為古巴。
兩次,都是自己給他送上領獎臺,這可真讓人不是滋味啊!
“尼基塔,謝謝你的邀請,我一直渴望來到這裡!”
隨後,李毅安就在赫魯曉夫的陪同下檢閱了蘇軍儀仗隊,在激昂的樂聲中,他看著這支三軍儀仗隊,腦海中想到的卻是另一個世界,這支每一次在紅場踏響軍靴,都讓全世界為之顫抖的蘇軍,在短短二十幾年後,就伴隨著紅色帝國的滅亡,而成為絕唱。
此時,有誰能夠想到這一切呢?
李毅安有些失神的表情落在赫魯曉夫的眼中,讓他心裡不禁得意道:
“他一定是被驚呆了!”
好吧,只能說,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離開機場時,雖然先期到的運輸機已把李毅安的專車送了過來。但是赫魯曉夫主動邀請與李毅安同乘一輛車。
於是的李毅安就坐上了吉斯111——這是蘇聯最好,也是最豪華的汽車,對標美國的同行的豪華汽車,它的體量和做工是當今蘇聯汽車製造業的極致,當然,這種汽車也就僅僅只供領導人使用。
上了汽車之後,赫魯曉夫就立即獻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