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進一步科普核戰爭以及核戰爭條件的生存知識,不需要刻意的把戰爭和經濟聯絡起來,聯想,有時候,想象力比科學更具殺傷力,對……只需要告訴他們核戰爭有可能會爆發,歐洲有可能被摧毀就行了!”
在大明宮的辦公室中,李毅拿著話筒吩咐道,電話的另一頭是柏林,柏林掌著南洋在歐洲的秘密輿論網。
為什麼要科普核戰爭?
科普生存知識?
是為了幫助歐洲人活下來嗎?
嗯,李毅安就是如此的心善,見不得歐洲人當然還有美國人在核戰爭裡受苦受難,總是希望能夠給他們科普一些核戰知道,尤其是核戰的傷害知識。
這是妥妥的日行一善啊!
這絕對是扯淡,歐洲人也好,美國人也罷,他們的生死關南洋屁事!
事實上,之所以關心,是為了促成資本的遷徙。
誇大其詞的戰爭陰雲和歐美的毀滅,會造成國際資本的轉移,畢竟,資本是需要避險的。
這也為什麼“古巴導彈危機”後,“國際化”開始走向前臺,成為許多企業的口號。
真的是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嗎?
資本傢什麼時候這麼心善了,他們根本就是為了分散風險好吧!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資本的本能。
而現在所需要就是加劇這種恐懼,加快資本的轉移速度,讓他們的資本轉移到南洋,這才是最重要。
而且,為了這場危機,李毅安可以說是佈局已久,就像“灣流”飛機,它是四年前,南洋灣流公司推出的噴氣式商務飛機,它使用的發動機是f2戰鬥機使用的wp110的非加力型,與另一個世界的“灣流”類似。
這款雖然推出了四年,但是市場相對有限,採購量不大,說白了,就是因為需求不足,現在的富人還沒有養成到處飛的習慣,但是這場危機會告訴他們——私人飛機很香的!
事實同樣也是如此,在小道訊息傳開後,能夠第一時間逃離的都是有私人飛機的,等到危機結束後,為了保命,那些有錢人必定會成為“灣流”的擁護者,這樣一來,下次危機發生時富人可以方便的搭乘這種小型噴氣式飛機避難,當然也方便他們飛往各地視察他們的產業。
私人飛機和產業轉移,本身都是相輔相成的。而為了促成這一切,加大他們的恐懼,就能夠起到非常不錯的助推作用。
當然,吸引各國資本向南洋轉移,只是這危機中的一個插曲而已。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危機的走向,如果這場危機真的走向了戰爭,那可真的就完犢子了。畢竟,蝴蝶效應這種東西,誰都說不準。
很快,賈文濤就提著檔案包走進了辦公室,然後向閣下報告道:
“閣下,這是“狼毫筆偵察衛星”傳回的照片,根據多次拍攝的結果顯現,我們確信,蘇聯的洲際導彈不超過23枚!”
為什麼會如此確信——發射井啊!
一個發射井造價幾千萬元,沒有誰家閒著沒事在那裡造假井玩,所以,只需要數發射井,差不多就弄明白對方有多少洲際導彈了。
“這是狼毫筆拍攝的照片?”
看著衛星照片,李毅忍不住驚歎道:
“這拍的可真清楚啊!它的解析度是多少?”
“狼毫筆偵察衛星”是南洋最先進的偵察衛星,歷時數年才研製成功,在這個時代絕對稱得上是“黑科技”,而且還是很黑的那種,因為採用合成孔徑雷達,即便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也不會受到影響。
面對著閣下的稱讚,作為“狼毫筆偵察衛星”投資方的代表,賈文濤笑道:
“還不行,閣下,這才只有3米,還看不清人臉!”
這是謙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