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戴高樂曾經的副官,德羅齊埃也是軍人出身,他當然知道核潛艇對於法國來說意味著什麼,儘管法國在去年已經停止了建造計劃,但並不意味著放棄,只不過是技術上還不行而已。
現在南洋願意提供相應的技術,根本就是雪中送炭啊!
“如果南洋願意提供的話,這確實是一件好事,問題是……”
又一次,翻看著那張紙條,戴高樂反問道:
“他們想讓我們在其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問題上給予支援,可……誰會提出來呢?”
作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戴高樂很清楚這件事情背後暗藏的資訊量。
“會不會是美國人?”
想當然的說道:
“在伊拉克的問題上,華盛頓和長安肯定是早就達成共識的,他們之間應該就此進行過合作,從伊拉克公主訪問美國,再到南洋採取軍事行動,所有的一切美國人都有可能參與其中了。”
對於秘書長的判斷,戴高樂只是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伊拉克的問題已經結束了。美國……”
想了一會兒,戴高樂說道。
“也許就是美國吧。”
之所以如此的不確定,是因為心裡有一種直覺在告訴他,美國是不會主動提出這個問題的。
至於英國……那就更不可能了。對於英國人戴高樂可以說是瞭解到了骨子裡,當年英國之所以拉攏法國,把法國一路送到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上就是為了牽制美國人。
南洋雖然是英聯邦成員國,但是英國絕對不會主動幫助南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畢竟,英聯邦只能有一個老大。
那麼,還會有誰呢?
相比於總統的謹慎,德羅齊埃反倒把問題看得更加簡單。
“總統先生,其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只需要支援他,就可以換來南洋的核潛艇技術,”
“確實對於法國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戴高樂深以為然的贊同道。
“我們確實需要他們的核反應堆以及核潛艇技術。”
至於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一點兒都不重要。
無非就是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支援,並投一張贊同票而已。這就可以換回法國的國家安全!
這絕對是一次非常划算的交易!
沉思片刻之後,戴高樂便做出了決定,說道:
“告訴他們我們同意他們的建議,但是,要提醒他們法國是不會主動在聯合國提出這一建議的,只要有國家提出,且進入聯合國大會的表決階段,那麼法國就一定會投票支援南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