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自由行動”的第一槍是從空中打響的,當“友誼號”上的F2B型戰鬥機在彈射器的推動下呼嘯著飛上天空時,戰鬥實際上就已經在空中打響了。
戰爭爆發後最重要的一步是什麼?
當然是制空權了!
基於以往的戰爭經驗,南洋對於制定權的控制是極其重視的,在登陸行動開始之前,除了使用導彈、炸彈對機場等設施進行轟炸之外,空中的巡航,制空權的爭奪就是“A日”這天的最重要的任務了。
儘管在預警機的雷達螢幕上看不到任何敵機的目標,但是杜德偉仍然顯得極其謹慎,在8000米中高空巡航的他,總是會不時的環視著周圍的空域。
與F1戰鬥機相比,F2戰鬥機的座艙經過最佳化設計,氣泡型座艙的座艙蓋更加寬大,駕駛著飛機時,會讓人有種“騎”在飛機上的錯覺,而這也進一步最佳化了飛行員的視野,讓他可以更輕鬆的搜尋空中目標。
“黑虎,伊拉克空軍好像消失了。”
聽著耳機裡傳來的聲音,杜德偉說道:
“山鷹,注意觀察,他們不僅有米格19、還有米格21,都是很難纏的對手。”
到底有多難纏,杜德偉並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那些米格機絕對不是輕易對付的對手。
雖然已經炸了他們的機場,但誰知道呢?
萬一要是有人起飛呢?
“明白!”
有時候,人總是會有一種直覺。
突然一陣奇怪的不安竄進了杜德偉的思緒,直覺告訴他,敵人正在接近。他從坐艙中直起身來,四下搜尋可疑的目標的同時,呼叫道:
“鷹眼,鷹眼,我是黑虎,有沒有異常目標?”
“鷹眼”是預警機的代號,在波斯灣上空,有一架G2型預警機在為他們提供空中監測。
“黑虎,目前沒有發現異常,但是在請注意,你們已經接近巡航邊緣,訊號並不清晰,請注意觀察低空。”
儘管G2型預警機的雷達搜尋距離號稱有800公里,但是在對陸地搜尋時,受大地雜波干擾等因素,有效的搜尋距離會成倍的下降,而且對低空目標,更是如此。
這個時候,就要靠自己了,不僅僅只是雙眼,還有F2的機載雷達——早在研製初期,工程師們就確定F2戰鬥機將是一種單座飛機,需要透過先進航空電子裝置來降低飛行員工作量。該機航電的核心是世界首臺積體電路機載計算機——博雅CK17,負責處理導航、武器瞄準、燃料監控資訊,並透過平顯向飛行員顯示各種機載系統資訊。
這臺計算機這進一步降低了飛行員工作量,讓飛行員能專心於任務。而其機鼻內安裝了強大的通用電子科技的PS37/A單脈衝X波段雷達。這是一臺多功能雷達,能以空空、空地和地圖測繪模式工作。
雖然其看似小巧,但是效能上甚至優於F4戰鬥機的AN/APQ72火控雷達,不僅具備一定下視能力,而且對小目標最大探測距離為45km。
不過,儘管如此,作為初代的多普勒火控雷達,它只是具備一定的下視能力,地面雜波仍然會對作用距離的分辨度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僅作用距離成倍的下降,而且目標訊號也不清晰。
所以,在觀察雷達螢幕的時,他還是會對周圍的空域進行目視搜尋的。
天空仍然一片寧靜的蔚藍,大地是黃色的,幾乎看不到什麼綠色,就是中東地區特有風景,除了黃色的大地之外,其他什麼都看不清。
側頭想了一會,杜德偉決定降低高度。
“山鷹、山鷹,我降低到6000米,你在高空注意搜尋。”
“明白!你注意安全!”
杜德偉計劃降低高度後,用雷達對低空進行搜尋後,飛一段然後再折回來,這樣就可以進一步發揮雷達的作用。
在降低高度後,還不等他反應過來,雷達的敵我識別告警就響起了,雷達上顯示出有一片低空目標正在逼近。
看著雜波中顯現出來的訊號,杜德偉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