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八月,雖然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時節,但同樣也是以多雨而著稱,儘管天空萬里無雲,卻仍然飄著菲菲細雨,人們躲在雨傘下,僻裡啪啪地路過水窪——用方形石頭鋪墊的馬牙路,雖然帶著老城特有的古樸,但是不吸水的石塊間卻淤積著汙水,人們總是要小心翼翼的走著,以避免汙水甩到鞋面上或者褲腿上。
雖然如此,總有一些衣冠楚楚的人,他們仍然邁著大步行走,這些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儀表,絕不能舉正不雅地躲避什麼,更不要說避雨了。
這就是典型的英國人……虛偽!
手拿著雨傘的安德烈看了一眼,路邊走過的那些英國人,即便是在下雨的時候,他們也要去體現出來這種所謂的英國式的優雅。
“真是一群虛偽的傢伙。”
儘管他的嘴角輕揚,表情卻顯得有些凝重。
想在昨天看過的新聞報告,他的眉頭就皺成了一團兒,在過去的日子裡,伴隨著伊拉克首相以及公主對西方國家的訪問,在英美等國的輿論上充斥著伊拉克“人道主義危機”的新聞,當然還有各方對卡西姆政權的指責。
幾乎每天,電視新聞中都有伊拉克的難民的新聞,都是卡西姆政權的殘酷統治。
作為蘇聯KGB駐英國情報站的站長,安德烈可以感受到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安德烈的心裡這麼尋思著。
“為什麼是現在呢?”
情報人員的直覺,讓安德烈意識到肯定是有事情要發生,這種感覺讓,他無法集中精力。因此,當他發覺自己走到了伊拉克駐倫敦大使喚館時,不禁心中一驚。
對面就是伊拉克使館,在使館外,有一群英國人在那裡大聲的抗議著,還有一些新聞記者,那裡既有英國的,也有美國的。
站在大使館的對面,安德烈就這麼張望著眼前的這這一幕,不遠處的報亭,一個賣報人在那裡聲嘶力竭的叫喊著。
“看報,看報,伊拉克暴君對庫爾德人使用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
望著使館外那些抗議的人們,安德烈的眉頭鎖成了一團。
肯定會有大事情發生!
一個小時後,在蘇聯駐倫敦大使館內,
“尼古拉!”
安德烈還沒在椅子上坐下來,就目光炯炯地瞅著自己手下的這位情報官,說道。
“把你知道的所有關於伊拉克的情況都告訴我。”
“上校,你想知道些什麼?”
“我想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西方人開始關心起了伊拉克。”
面對上校的詢問,尼古拉想了想,回答道:
“根據我掌握的情報來看,在一個月之前,沒有任何西方國家關注過伊拉克,嗯,上個月的27日,伊拉克的阿迪斯公主以私人身份前往美國,期間,曾經與多家美國企業接觸,在其抵達美國後,其就引起了美國輿論的注意……一天開始,輿論是因為她的相貌,而關注到她。”
只能說,世人皆是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