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寫入境登記表時,孟農飛半閉著眼睛,留神著那些士兵。他透過了健康及護照檢查,這兩項都由像是警察的官員來執行的,他認為他們是唐人。
他們說著帶著西南口音的國語,這一點倒是和孟農飛之前的瞭解差不多——這裡是一個唐人做主的地方。
這裡就像西貢一樣——街道兩側的招牌是漢字的,學校裡教授的是國語,學校裡使用的教材都和南洋一樣,甚至是南洋直接提供的,因為緬甸當局無法控制這一地區,撣邦教育大都為初級階段,主要依賴於寺院以及從南洋過來的志願者教師授課的學校提供基礎教育。
所有的一切都很熟悉!
除了貧窮!
貧窮,這是撣邦最大的特點。
不過,在這裡,這也是正常的,撣邦地區98%屬山區,在這片山地熱帶雨林地區之中,耕地面積是有限的,在過去這裡的糧食甚至都不能自給,直到最近幾年,在南洋的幫助下,他們開墾了大面積的梯田,種植水稻以及各種經濟作物,如此才一點點擺脫貧困。
一出機場,就感受到了這裡的貧窮,機場前的柏油路只有四五米寬,大概也就是農場小徑的標準,路對面站著一些售賣水果或者紀念品的攤販,孟農飛掃視了一眼,就看到舉著接機牌的人,在他走過去後,那人衝他問道。
“您一定是從南洋來的孟先生吧!”
“是的。”
“我是來接你的阿山,是上校派我來接您的。”
阿山並沒有取他的行李,而是引著他上了輛吉普車。隨後就一路朝著與城市相反的方向駛去。
“這裡窮人仍然有很多!”
在往山裡去的路上,孟農飛聽司機介紹著這裡的情況,司機的國語說的很生硬,不過並不妨礙他們之間的溝通。
“在山裡到處都是窮,過去山民以種植鴨片為主,現在很多人都種了玉米、榴蓮、山竹……”
美製的吉普車雖然老舊,但是在泥土路上行駛的卻是如魚得水一般,幾個小時後,他們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一個位於大山之中的村落。
在村子周圍的梯田裡種植著成片的玉米,玉米是這片土地上最常見的主食。
很快,孟農飛就隨著阿山一起來到村寨中央的一棟的竹樓前,在那裡他見到了上校,他穿著一身南洋式的迷彩作戰服,戴著一副墨鏡,可能是迪奧的,也有可能是雷鳥。
誰知道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南洋的奢侈品牌。
“歡迎你來到我撣邦,孟先生。”
一見到孟農飛,上校就顯得極其熱情,他直接孟農飛進了屋,在傭人上茶的時候,上校抱歉道:
“不好意思,讓你見笑了,我們這裡的條件不比南洋,沒有空調,也沒有高樓大廈,但是……”
上校扔出一塊包著油紙的黑磚,笑道:
“我們有全世界最好的大煙!”
看著面前的黑磚,孟農飛的眼睛一亮,這正是他來這裡的目的。
“我知道,所以我才會來到這裡,我想知道,上校為什麼突然漲價了!”
面對孟農飛的詢問,上校有些無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