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父親的問題,雖然一時間沒有答案,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李奕軒幾乎整個人都泡在圖書館裡的,遇事不明去看書,對於少年人來說,這似乎是他們處理事情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只要他願意,還可以到大學裡去請教那些專家,
不過,李奕軒很清楚,父親需要的是他的學習。
去學習什麼呢?
讓更多的人在南極生活,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他們如何在那裡生活。
定居的話,首先需要解決的住!
只有住下之後,才能考慮下一步衣與食。這些問題都需要去解決。
其實核心就是兩個字——民生!
如何讓人們心甘情願的在當地生活下去,而並不僅僅只是透過財政發放補貼。
也就是說需要他們自己有獨立的造血能力。
這其就是在培養他處理事務的能力,就在李奕軒在國家圖書館浩翰的書海中尋找答案的時候,時光已經邁進了六二年。
也就是在元旦將過的時候,和一群新兵一樣,趙合川坐上了一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
作為“憲兵警察”的他,在接受了十五週的新兵訓練之後,又接受了十週的“專業訓練”,其實就是基本警務培養,訓練結束後,遵循慣例——進行分配抽籤。
趙合川無疑是幸運的,儘管他並沒有如願進入陸戰隊,但是卻抽到了海外部署。
“哈哈,我終於可以去看看世界了!”
和所有年青人一樣,趙合川也有去看看世界的夢想,其有些人抽到海外部署時那副如喪考妣的模樣,不同的是,他的內心是激動的,甚至早早的就收拾好了揹包,只等著出發了。
終於,元旦將過,他和新兵們一同出發,一架大力神運輸機上,坐著數十名官兵,有新兵有老兵,有陸軍有海軍有空軍,當然還陸戰隊員以及憲兵警察。
他們的軍裝各有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們未來的兩到三年都將會在海外服役。
飛機主邊剛起飛,坐在趙合川身邊的新兵就好奇的問道:
“兄弟,你是在什麼地方服役?”
“瓜達爾。”
趙合川笑著說道:
“瓜達爾?哈哈,那可巧了,我也在那,我叫孫晨,你呢?”
“趙合川。”
很快他們兩個人就聊了起來。
因為瓜達爾位於巴基斯坦與的伊朗邊境,需要十幾小時,並且經過一次轉場,才能抵達機場,十幾個小時裡,足夠讓兩個年青人成為好朋友。
在錫蘭的機場進行一次轉場後,當天晚上九時許,飛機降落在一座海濱機場降落了,在孫晨和趙合川下飛機時,還有幾名官兵走了下來,有新兵有老兵。
機場看起來雖然簡陋,可是該有設施都有,3200米的跑道甚至可以部署H1轟炸機。
而軍隊的駐隊就是以機場為中心,陸海空軍都駐紮在這裡,憲兵警察當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