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魯是不是容易並不重要,說的是他所面對的是一群爛泥扶不上牆的傢伙,那些土邦主們本身國內的問題重重不說,他們自己還沒有一丁點兒危機意識,因為一個所謂的承諾就在那裡,馬放南山了。
這樣的國家要是不亡,那可就真沒有天理了。
“尼赫魯一直在用和平的假相迷惑他們,最終他的忍耐,不僅讓迷惑了土邦,甚至就連我們也認為他可能真的寄希望予和平吧,甚至就連同他們的備戰,我們都以為是去年與大國北部衝突所導致的正常行為,所以……”
程鵬安自責道。
“是我疏忽了。”
李毅安擺了擺手說道:
“十年如一日高唱和平,不上當是假的,疏忽……也算是提個醒吧!”
“閣下,那我們……插手嗎?”
面對程鵬安的詢問,李毅安就這樣靜靜的看著大海,沉思著,最後搖頭說道。
“我們的插手,可以保得了一時,保不了一世,那些王公……屬於爛泥扶不上牆上,嗯,幫助他們撤出來吧,至於土邦……”
稍微思索片刻,凝視著浩瀚的大海李毅安又說道:
“巴基斯坦那邊是不會容忍他們吞併那些土邦的。
所以,接下來的話題,就是他們之間的內鬥了,尼赫魯或許可以吞下那幾塊肥肉,但是想要徹底消化,是需要時間的……對了,在撤出來之前,把槍發出去,發給當地的民眾,讓阿三體會一下什麼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那樣的汪洋大海,別說是阿三了,那怕就是美國佬也被折磨的不要不要的,那些個土邦別的沒有,倉庫裡的槍還是有個幾十萬條的,另一個世界,那些個王公,除了逃跑之外,屁正經事沒幹,現在正好幫他們操作一下。
就印度那鳥樣子,打上十幾年的治安戰,不一定是放血了,那樣是會的元氣大傷,恐怕會傷筋動骨的,甚至可能會讓人偷了家。
畢竟,那可是好幾千萬穆斯林,而且還是被武裝起來的那種,要是再加上小巴在旁邊扇風點火,提供一些支援,未來的印度能不能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尚不可知,但肯定會成為“有火有煙的大國”。
至於南洋只需要坐山觀虎鬥就行了。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那些人一定的援助,繼續給印度放血就好。
至於干涉?
花費大量的資金甚至鮮血去幫助土邦獲得獨立,然後讓他們繼續馬放南山嗎?
與其如此還不如把土邦變成火藥桶。讓整個南亞次大路陷入戰火之中。
儘管在一開始的時候分裂印度是南陽的戰略決策,但是當這個戰略決策不能夠維持的時候,就要適時的調整部署了,而不是在一棵樹上吊死。
一個陷入戰火之中的印度便是實現了統一。那又能怎麼樣呢?
持續的內戰,持續的戰亂,會把整個國家的元氣給耗盡。
在戰亂之中又談什麼去發展?
相比之下。現在的印度反而還能夠發展,可是戰火紛飛的呢?
語氣一頓,李毅安用充滿諷刺的語氣說道。
“到時候,他們就知道,什麼是悔不當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