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元!
看著來自朗格公司的報告,李毅安的眉頭揚了揚,那怕是他,也忍不住罵了句。
真他媽的貴啊!
但,這就是電子產品!
剛開始上市的時候,價格貴的驚人,但是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其價格會越來越便宜,最後甚至被賣成白菜價。
歷史上,歐洲,尤其是瑞士的手錶製造業,就是被日本和美國的石英錶給摧毀的——美國與日本廠商挾著石英錶崛起,瑞士表業市佔率大幅流失,傳統地位受到嚴重挑戰,陷入“石英危機”,許多瑞士表業在石英錶氾濫成災下紛紛陷入赤字倒閉。
但美國廠商很快遭到“現世報”。到了七零年代末石英錶的普及度已經超越機械錶,然而港島向全球出口大量廉價石英錶,比美國廠商更嚴重破壞行情,使美國半導體公司不得不全面退出市場,美國傳統表業也跟著遭殃。美表最知名的漢米爾頓被迫出售,反而成了瑞士品牌,而其他美國表業,在這一波廉價石英錶大毀滅下,除了天美時以外幾乎所有廠商都關門大吉。
美國表業慘遭幾近滅絕,瑞士表業也一樣在石英錶摧殘下風雨飄搖。勞力士、百達翡麗等品牌,只能選擇躲進高價精品市場,以迴避“石英危機”的衝擊。
再後來,石英錶成為鐘錶市場的主流,最後變得超便宜,淪為在夜市幾十元就有一隻。而這麼便宜的路邊攤表,因為石英振盪器的技術原理,比高貴的機械錶更準確,更因沒有複雜機械零件,也使石英錶維修需求遠低於機械錶,實在讓機械錶情何以堪。
不過,李毅安所在意的並不是這個,而是……晶片,是微處理器。
幾乎很少有人知道,美國以及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就是因為石英錶而崛起的,在電子計算機走進千家萬戶之前,石英錶最為普及的,也是最早實現贏得的微電子產品。
在六零年代,微處理器的民間應用領域非常狹窄,主要集中在導彈、火箭以及計算機上,有限的市場導致其競爭不充分,生產廠家也沒有降低成本的動力。
但是石英錶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就像日本精工推出世界上第一款石英錶Astron的僅僅一年多之後。芝柏在七一年推出 350石英錶,內建摩托羅拉積體電路微處理器控制步進馬達,相當於在 5平方毫米麵積塞入 300個電晶體,電力消耗大幅改善,減少到 4毫安培,改善了電池壽命。
當時的售價超過1800美元!
其價格甚至不遜於瑞士名錶,而石英錶因為計時準確,高科技加成,成為了深入市場追捧的“黑科技”,但凡戴上一塊石英錶,那都是全村最靚的仔,其受追捧程度甚至不遜於二十一世紀的水果機。
面對一塊手錶等於一輛汽車的高檔手錶市場,美國的半導體企業紛紛涉足其中。基於電子半導體產業的先進地位,德州儀器、快捷半導體、國家半導體紛紛進入搶食市場,也使得石英錶價格從最早的精品表地位跌入凡間,表業重新洗牌。進而直接導致了大名鼎鼎的“石英危機”。
儘管後來,美國石英錶在港產石英錶的衝擊下,紛紛退出市場。但是德州儀器、快捷半導體、國家半導體卻靠著七零年代的那波機遇,成功的完成了原始積累。
在石英錶之前,全世界每年對微處理器,也就是晶片的需求只有幾十萬片,而石英錶卻把它帶到了百萬片,甚至千萬片的級別,正是因為市場的需求,企業才紛紛加大投入,在大量的投入和激烈的競爭下,晶片生產製造技術突飛猛進,成功實現了微處理器的規模化生產。最終,那些美國的半導體企業把昂貴微處理器弄成了白菜價。
可以說,後世的晶片製造業,正是崛起於石英錶,最終搖身一變,成為左右人類科技發展的關鍵技術。
石英錶瞧著不起眼,但正是它奠定了晶片技術的根基!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才會特別看重這一切。
“這種石英手錶2500元一個,可真不便宜,能買得起的人,可不多。”
一旁的餘向東笑著說道:
“貴一點也沒關係,黑科技嘛,總是要很貴的,只要市場定位找對了就行。”
人們總是願意為黑科技買單的,無論任何時代,李毅安又說道:
“讓朗格公司生產一批石英錶,作為紀念品贈送給來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這些運動員,才是天然的產品代言人啊!”
論做生意,沒有人比李毅安更擅長,倒不是因為有系統啟用的技能,而是因為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藉助贊助奧運會推廣品牌,只是最簡單的做法。不過,這事南洋已經操作好多年了。
“送給運動員?全部嗎?”
餘向東連忙說道,
“這可不是一毛不小的開支,按組委會那邊的報告,今年一共有87個國家和地區,共5936名運動員,一塊手錶2500,差不多要1500萬了!這筆開支,未免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