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比美國還要好!
對於許多匈牙利的青年來說,這就是他們心中的南洋。很快,艾麗卡就坐上了前往機場的汽車,車裡坐著的都是和她一樣,要去南洋留學的學生。
所有人談論的都只有一個話題——南洋!
一月裡的布達佩斯,冰雪尚未消融,客車在街道上行駛著,車上的艾麗卡等人看著窗外的城市,現在的布達佩斯已經看不到多少戰爭的痕跡。
在過去的兩年間,這個國家正在一點點的改變著,不僅繼續推行著改革,而且還得到了來自南洋的幫助,南洋向他們提供數千萬元的貸款,整個國家都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著。
就這樣,客車一路行駛著,很快客車就到了機場,在那裡,艾麗卡和另外77名留學生,一同登上C717白天鵝,因為航程的關係,飛行途中需要經過多個機場轉機。
在海德拉巴機場中轉的時候,前來迎接的匈牙利駐海德拉巴大使館人員告訴留學生們,他們得到訊息說,在長安機場已經聚集了大批的南洋記者。
“現在,他們正在等著你們的到來,畢竟,你們是第一批來自東歐國家的留學生。”
於是,作為領隊的亞歷山大等趕緊在飛機上,召集大家商量怎麼辦。
“我們應該起草一個宣告,一個能夠講述我們對南洋感激之情的宣告!”
最後,這群剛剛邁出國門的年青人想出了一個頗具外交色彩的辦法,起草了一份宣告。宣告不長,只是一份充滿感激的宣告而已。
“是的,可是由誰來發表宣告呢?”
原本留學生們想讓亞歷山大來讀,可是卻被亞歷山大拒絕了,他看到了艾麗卡,說道。
“艾麗卡,你來代表我們發表宣告吧!”
“是的,艾麗卡,你比我們都合適,當時南洋的記者採訪過你,而且你還上過南洋的報紙和雜誌!”
那是在抵抗俄國人入侵的時候,當時只有15歲的艾麗卡還在讀中學,她的懷抱著PPSH41衝鋒槍,年少的女孩、堅毅而不屈的目光,讓她幾乎成為了那場抗爭的象徵。
飛機抵達長安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從飛機上俯視著被霓虹燈映成不夜城的城市,所有人都被這座城市給驚呆了,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霓虹燈光亮中,一棟棟摩天樓聳立著。
“這就是長安啊……”
“這裡可真繁華!”
“就像長安假日裡一樣。”
在人們的驚歎聲中,飛機著陸了,
著陸後,這些來自異國的留學生一入境,就受到了歡迎——早已等候多時的記者們,紛紛將他們團團圍住。面對接連閃爍的鎂光燈,儘管大家還很不適應,但是,艾麗卡還是仍從容走向前,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宣告。
“……那天黎明時分,俄軍進攻我們的首都,他們想推翻匈牙利合法的政府。
推窗望去,藍天唯有蘇軍戰機呼嘯掠過,天際正有蘇軍坦克隆隆壓近。
走上布達佩斯進行抵抗的,唯有匈牙利的大學和中學的孩子們。1個孩子吹著口哨擋在前面,100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們都會站在他的身邊。
他們的身後,就是他們的老師、家長。
孩子倒下了,然後,輪到孩子的同學、父母、老師們倒下……
然而,世界靜默,沒有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