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能夠從畫面上看到遠處的三號發射架以及“天問五號”的箭身,“天問”是南洋載人航天工程的代號,其源自於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所做長詩“天問”……”
就在王阿信對著攝像機介紹著“天問”時,突然她整個人都愣住了。
她看到話筒的金屬罩上多了一個水滴。
雨滴落了下來。
從天而降的雨水,讓王阿信一愣,電視機前的觀眾也是一愣。
突如其來的暴雨,下的很大,也很急,雨點如密集的鼓點,急促而有力地敲打著地面。
在雨季裡,這樣的雨本身是很正常的,但是現在,卻讓人有點難以接受了。
雷聲轟鳴,閃電劃破天際,映照出飛船龐大的身影。
“下雨了……”
站在雨地中的王阿信有些發懵,常識告訴她——已經無法按計劃發射了!
這個畫面經由攝像機傳遍了全世界,在電視機前的人們被遺憾的告知——發射因為天氣原因推遲時。
在拜科努爾發射場裡,一直關注著萬戶角的科羅廖夫和其它人一樣,激動的大喊道。
“烏拉……”
他們所歡呼的是又爭取到了一些時間,現在距離發射視窗還有一個小時——僅僅只有不到十分鐘的發射視窗!
“願上帝保佑。”
科羅廖夫在心裡默默的祈禱起來,他已經很久沒有祈禱了,自從到了西伯利亞之後,但是現在,除了祈禱還能相信什麼呢?
只能祈禱著大雨會阻擋南洋的火箭發射。
至於什麼科學之類的事情,現在已經不再重要了。
……
“要相信科學!”
在萬戶角發射場,站在走廊下方的錢復康看著外面的大雨自言自語道。
“氣象組根據雷達訊號分析,暴雨會在半個小時內停下來,這場雨是被海風吹來的雲塊,只是方向發生了變化。這就是雨季!”
“是的。這就是雨季,雨來的急去的快。”
身為南洋航空航天局局長的袁家騮,看了一眼天空,說道:
“我知道下一步應該研製什麼了!”
“是什麼?”
“氣象衛星……”
凝視著天空,袁家騮說道。
“我相信,相比於地面觀測,從太空中利用衛星在勘測大氣條件更有發展潛力,對,這就是我們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有了氣象衛星,我們可以更加準確的掌握天氣,預報天氣,不僅有利於生產生活,而且對衛星發射也是非常有利的。”
“氣象衛星,從太空中預測天氣?袁先生,您的這個想法可真了不起!”
“談不上了不起……”
看著遠處的火箭,袁家騮說道。
“而是時代改變了,我們正身處一個最好的時代,和最好的環境裡,所以,我們只需要發揚自己的想法,然後去實現它就行!”
袁家騮的話讓錢復康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是啊,這是最好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