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李國仁直接了當的吐出了一個數字。
“英國和法國肯定不會同意的。”
杜勒斯搖頭說道。
“華盛頓認為,埃及的主權必須得到尊重,所以他們必須要獲得不少於15%的股份,如果美國再獲得15%,而南洋……你們的目標應該也是15%,甚至就連同蘇聯人,也希望在其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就算10%吧,而為了避免蘇聯人和埃及聯手,操縱董事會,英國至少需要保持26%的股份,那麼擁有56%股份的法國人也就只剩下19%的股份,他們肯定不會答應的!”
在來日內瓦之前,華盛頓的政客和華爾街的金融專家們,已經計算出了可以接受的底線——美國10%,蘇聯5%、南洋5%,埃及15%,剩下的55%,由英法兩國按比例分配。
可是卻沒有想到南洋會如此的“貪心”,他們居然想要15%,這樣只會引起英法的不滿,對於做出誤判的華盛頓來說,他們並不願意因為運河公司股份問題,繼續惡化與英國以及法國之間的關係。
“法國人答不答應很重要嗎?”
李國仁的反問,讓杜勒斯一愣。
“現在,我們所需要的是結束“蘇伊士運河危機”,而不是照顧某些國家的利益,我們加入其中,並不是為了謀求國家的私利,而是為了讓這個國際航道,能夠更好的經營下去,以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很多時候,即便是最醜陋的行為也會被包裝上美好的名義,就像現在李國仁談的是世界,談的是大局,至於法國,他壓根就沒有考慮。
“事實上,在運河危機爆發之前,蘇伊士運河的運力就已經受到了限制,為了促進運河的發展,應該在國際運河公司成立後,對蘇伊士運河進行進一步的拓寬,透過拓寬運河,提升其運力,以促進經濟發展,所以,我們認為,運河公司的股份應該進行合理的分配,這是為了運河的將來發展。”
李國仁的建議讓杜勒斯看著對方,眉頭皺成了一團,他說道。
“你是想借拓寬蘇伊士運河的名義稀釋法國人的股份是嗎?”
拓寬蘇伊士運河!
這不過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只是一個讓國際運河公司重新洗牌的藉口和理由,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藉助這個機會,透過增資等到一系列的手段,“偷”走法國人的股份,甚至還有英國人的股份,不過,在杜勒斯看來,真正憤怒的當是法國人,因為相比於英國,法國才是真正的輸家。
“我認為這是基於世界經濟發展的需求,這也是基於企業的利益。”
李國仁的回答依然是冠冕堂皇的,仍然是那種似乎沒有任何私心的,可是實際上呢?不過就是掩飾而已,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並不能隱藏背後對法國的出賣。
不是出賣,而是直接把法國扔到餐桌上,現在正在邀請美國人一起動刀。
美國人會拒絕嗎?
面對這樣的邀請,杜勒斯沉默了,他很清楚自己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但是他並沒有立即回答,思索了好一會之後,他才表示道,
“我不喜歡這些卑劣的行徑,但是正像你說的那樣,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企業的利益。”
杜勒斯答應了!
美國人加入進來了!
這時他又聽到的杜勒斯說道:
“但是我對自己在這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感到自豪。”
這就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美國佬,其實大抵上,大家都是扮演的這種角色,這同樣也是國際遊戲最真實的一面——每一個國家都有可能被抬上餐桌,變成其它國家大快朵頤的肥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