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潔,要不然先休息一會。”
朱玉潔搖頭,笑道,
“不用,就差最後一點,等刻好了再休息也不遲。”
說罷,她特意抬頭看了一眼老闆,強調道。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咱們的錢快完了,只有儘快造出它,才能爭取進下一輪投資。”
說是最後一點,但是等刻完了最後一塊版圖,已經臨近中午了,但是他們並沒停下來,而同把母版圖形用專用的相機縮小50100倍,才能獲得一張用來做光刻的光掩模。
當天,世界上第一塊光刻積體電路就被製造了出來,而這種和手工光掩模相匹配的原始光刻機,就是接觸式光刻機。
時間最終定格在這一天,五六年十二月十日,包括老闆在內,只有四名職員的南洋gad公司製造出了第一臺接觸式光刻機。顧名思義,接觸式光刻機,就是簡單粗暴地將光掩模蓋在矽片上,光掩模與光刻膠圖層直接接觸,再打光照射,直接曝光,其原理類似於照相機,甚至光刻機的結構都不如照相機複雜。
雖然是一種原始的、簡單的光刻機,但卻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
“透過鋁膜連線,可以使元件和導線合成一體,這種平面製造工藝,不僅可以大規模降低積體電路的成本,而且還可以進行大批次工業化生產……”
在一家投資公司內,張敬業向投資人展示著公司的發明,一個只有拇指大小的積體電路。
“在這塊積體電路板上,一共有175個電晶體,它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小的積體電路,而且,我相信下一步,我們甚至可以製造出像火柴頭一樣大小的卻整合了上百個電晶體的積體電路!”
在張敬業展示了公司的發明後,那些投資人立即有了興趣,自從積體電路發明以來,南洋的企業就在研究著它的用途,如果積體電路的需求和產量都太小,那麼企業就無法獲利,就像在電晶體剛發明的時候,美國只有10%的電晶體廠家能在電晶體生產上獲利。
而南洋的企業正是透過不斷的擴大電晶體的用途,電晶體企業獲得了贏利,而在過去的幾年間,伴隨著南洋電子產業的發展,市場對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的需求大大增加了。
但是轉折點來自軍工產業。兩個巨大的軍工工程計劃——“夸父計劃”和“和平衛士導彈開發計劃”,他們大大促進了積體電路的發展,軍方非常支援積體電路的開發,他們需要該器件用在“和平衛士導彈”上的小型計算機中。看著手中這個整合了幾百個電晶體的小玩意,包括項雲飛在內的投資人,都被驚呆了,他們自然知道這塊積體電路的含金量——這可是幾百個電晶體。
他們不一定學過物理學、電子學,但是作為投資人,他們對於電晶體並不陌生。
“也就是幾個電晶體的大小。”
驚歎之餘,項雲飛直接問道。
“那麼它的成功率是多少?我是說生產的成品率。”
作為潛在的投資人,項雲飛更關心它在商業上的應用,而成品率又關係到它的生產成本。
面對投資人的詢問,張敬業也沒有隱瞞,直接回答道。
“目前這種光刻方式的失敗率和成本都很高,這是因為膠體本身及其粘附的浮塵微粒,它不僅影響光刻效果,還會對光掩膜造成汙染和破壞,並且,傷害效果會隨著光刻次數累積,這不僅使每次光刻的良率低下,所以它的成功率只有10%……”
聽到只有10%的成品率時,項雲飛的眉頭挑了挑,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反覆打量著手中這個整合了近200個電晶體的積體電路。
想了想,他拿起筆寫了個紙條,遞給一旁的助理,助理接過紙條一看,上面寫到。
“出去問一下,南洋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用了多少隻電晶體?”
接過紙條後,助理便走出了會議室,片刻後,他就回來了,遞交項雲飛一根紙條。
接過紙條一看,幾個簡單的數字就映入項雲飛機的視線中。
“z5計算機,800只電晶體,功率300瓦,計算速度108000次,尺寸0.485立方米。”
800個!
如果換成這塊積體電路的話,也就是4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