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用燃氣輪機,已經被海軍確立為下一代艦用動力系統,它不需要鍋爐,因此其重量輕、體積小,但功率大,非常適合作為大型艦船的主機。與船用的柴油機或汽輪機相比,燃氣輪機可以節省機艙面積,啟動速度快,從而提高了艦船的機動性。此外,其維護相對簡單,所需執行人員也較少。聽說海軍方面已經定下了今後的大中型水面艦船將以燃氣輪機為動力。”在過去的幾年中,南洋在發動機研發上不僅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而且還緊跟著世界潮流,在英國於四七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船用燃氣輪機後,南洋就緊隨其潮流與英國公司共同展開這方面的研究。
兩年前,開始和羅羅公司合作在“康威發動機”,也就是wp100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了“航發改燃機”的研究,從而實現了了wp100發動機的“上天下海”。
也正因為“海洋康威”的成功,才讓海軍決心以燃氣輪機為動力,唯一的問題就是,“康威發動機”的設計精密結構複雜,導致其成本較高,所以在研製200型渦扇發動機時,空軍的要求的是廉價實惠耐用。
也正是為了滿足軍方的要求,它的研製工作也大大低於進度表,以至於影響到了yf2戰鬥機的試飛,讓其不得不引進通用動力的j79發動機,進行先期試飛。
“……現在最關鍵的還是要儘快完成發動機的定型,畢竟,航空工業公司那邊還在等著200發動機呢。”
在同事們聊著200發動機在應用延伸以及“航發改燃機”的研究,孫承玖在一旁說道:
“下一步的重點,應該是進一步增加其推力和壽命。”
“確實,孫工說的很對。”
一旁的程躍民點頭贊同道。
“按照目前的5000小時使用壽命來說,也就只能滿足軍方的需要,畢竟,軍方對新型戰鬥機的飛行壽命要求是10000小時,以200型發動機目前的壽命來說,是無法滿足空軍全壽命無需換髮要求的。”
南洋的戰鬥機研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李毅安的影響,其中有一項就是對機體飛行壽命有著格外的要求,而使用壽命長也是西方飛機以及其它武器最大的特點之一。
在後世一個最典型的謠言就是蘇制是世界大戰思維——未使用到全壽命階段便被擊落,那麼其剩餘壽命便被浪費。不如選擇製造一些便宜的武器,以較大的數量支撐軍隊的行動。所以蘇制武器壽命明顯較短。
這根本就是一個謠言——本質上是蘇聯技術太差。從山寨尼恩發動機起,蘇聯發動機業就一直在致力於提高發動機壽命,從最初的50小時,到後來的200小時,在70年代借鑑j79發動機殘骸弄出了af21發動機後,1700小時的壽命,讓其一出現就成了蘇軍的最愛。
而且也正因為其使用壽命低,導致俄製武器使用成本高,一個最典型的例子,米格21戰鬥機的機體壽命2500小時,雖然製造成本低廉,以每年200小時升空時間算能服役10多年,至於發動壽命也只有300500小時。
相比之下,冷戰時美製的f5e戰鬥機其機體壽命超過15000小時,至於雙座型更是達到驚人的20000小時,其發動機壽命為2400小時。與米格21相比,他們的價格差距不超過20%,但是使用壽命卻懸殊六倍,甚至八倍。
因為了解所謂的“蘇式武器廉價”的真相,李毅安才對武器裝備的使用壽命有特別的要求,畢竟,壽命長才是真正廉價。另一個世紀的巴西,在二十一世紀時引進“鷹獅”戰鬥機前,經對其裝備的f5戰鬥機請美方原廠評估,其單座機(f5e)飛行壽命還有14000小時,雙座機(f5f)為30000小時,還。為此,巴西軍方特意引進了“鷹獅”戰鬥機的技術,對其擁有的服務超過30年的f5戰鬥機進行進一步升級。而相比之下,別說是同期服役的米格21早就變成了廢鐵,那怕是2000年前後生產的7爺,到了10年代時差不多也耗盡了飛行壽命。
這些武器到底是誰最廉價,自然也就不用再比較了。
“也就是說,發動機的壽命至少達到10000小時了!”
嘴上這麼說著,孫承玖又長嘆道。
“這很困難啊!”
“幸好這不是硬性指標,但咱們總是要儘量滿足這個要求啊!”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試車臺架上的發動機已經開啟了加力,伴隨著一陣低沉的轟鳴聲響起,整個臺架似乎都開始微微震動。巨大的氣流從發動機的噴口噴湧而出,形成一道耀眼的火柱,人們目不轉睛地盯著發動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