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安點頭說道。
“探索新技術上要大膽,但是也不必冒進,先建造一個平臺進行試驗,無疑是穩妥的,我看可以嘗試一下。”
在一錘定音,同意海軍的方案後,李毅安又詢問了“福蘭克林”號航空母艦的改造進步,按照計劃,它將在今年年底交付。一切都在穩步推進之中。
就這樣忙活一上午之後,到了下午,李毅安也沒有閒下來,遠方的客人來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杜勒斯。
在英聯邦發射人造衛星成功之後,美國似乎有些應激了,不但公開“鸚鵡螺號”的航行電影,而且還用B52轟炸機創造新紀錄,總之一句話,現在的美國正在不斷的秀肌肉。向美國人和全世界證明,他們還是非常牛掰的。
但是他們的人造衛星至今還沒有發射成功。
現在,杜勒斯上門是為了什麼呢?
肯定不是為了向南洋表示祝賀,南洋的火箭小子把英女王衛星送入軌道的事情,對於英聯邦來說是件好事,可是對於美國來說,即便是祝賀那也是言不由衷的。
當然,該表示祝賀的時候,人家不僅會表示祝賀,而且還是誇上了天去。
“火箭!南洋的火箭技術是極其先進的,所以……”
見面不一會,杜勒斯就表明了他的來意。
“為了自由世界的共同利益,同樣也是為了對抗俄國人,我們希望能夠和南洋進行火箭技術上的交流。”
好吧,該來的總是要來的,面對杜勒斯提出的“交流”,李毅安並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抽了兩口雪茄,隨後才說道。
“南洋的火箭技術是在德國技術的基礎上研製的,我們的總工程師只是馮.布勞恩手下子系統工程師,我相信在馮.布勞恩的率領下,美國的火箭技術很快就會取得突破,並且超過俄國人。”
拒絕。
李毅安肯定是不會拒絕的,關鍵是要好處,上次你們拿了5000萬美元的援助,換取南洋拖延一個月的時間。
現在,想要火箭技術,總得大方一些吧!
唯一的問題是,現在美國人是否意識到導彈專案對於美國的重大意義。
其實,相比於金錢,李毅安更希望從美國得到氫彈的相關技術,但是……美國人會給嗎?
誰又會把殺手鐧拱手相讓呢?
恰在這時,杜勒斯又補充道。
“當然,作為技術交流的一部分,美國將會向南洋提供MK18助爆型原子彈的相關技術以及試驗資料。”
什麼!
李毅安的眉頭一挑,看著杜勒斯的目光發生了一些變化,MK18助爆型原子彈似乎並不怎麼出名,但它卻是人類研製過的威力最大的原子彈是,它的威力約為50萬噸TNT當量,這已經達到了人類技術水平的極限。
按照主流觀點的說法,這個重量高達7.8噸的原子彈,壓根就沒有多少實用價值。但是事實上,美國的冷戰期間的核彈設計,基本上都是從中受益,冷戰期間的核彈頭小型化設計中,更是從中受益頗多,畢竟從核武器設計的角度來說,它達到了原子彈的極限。
而現在,美國卻要把它與南洋共享……這簡直就是肥豬跑進屠戶家——送上門的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