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847章 佈局網際網路(第四更,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47章 佈局網際網路(第四更,求訂閱) (2 / 2)

“其實,哪怕沒有光纖,也可以建立網際網路的,”

在另一個世界,60年代,隨著蘇聯經濟增長迅速,管理問題激增,產生的大量資料人工難以處理,許多工需要藉助計算機和工業控制系統來完成,而各個工業部門幾乎不可能同步資訊。這種資訊互聯的需求,讓一些科學家致力於建設全國範圍的網際網路絡,讓蘇聯的經濟重新跑起來。他們一直在催促政府官員批准他們建立計算機網路,把蘇聯的數千臺機器連線到一起。這一網路本有可能匹敵美國和西歐當時正處萌芽狀態的網路,後者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最終成為後來的網際網路。但是官方卻並不支援他們的創舉。

儘管官方並不支援,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一些城市建立了小規模的區域網。新西伯利亞的一所大學時,一臺計算機直接與幾千公里外莫斯科的一臺計算機實現了聯網的。他們使用網線是實心金屬的,雖然效率很低,而且這只是網路的雛形,並不是真正的網路。可惜,最終,他們的創舉還是被官方給否決了,最終,導致了蘇聯網際網路的消失。

但是對於南洋來說,即便是失敗的經驗也是可以借鑑的。

如果先從這方面進行研究呢?

“要不然,就先讓大學之間嘗試一下?或者說,先給他們提供一個構想?”

很多時候,偉大的發明都起源於一個構想。

“網際網路是怎麼發展的來著?”

儘管李毅安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兒,那怕是有系統加強的記憶,關於因特網的歷史和發展,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頂多也就是知道基本的一些概念。

“基本的概念就是各所大學和研究機構擁有的大型計算機,現在都是獨立的裝置,可以透過某種標準協議,讓不同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通訊。”

“也就是說,在制定相應的標準,對,標準才是最貴的,”

其實標準不貴,標準之所以貴,是因為標準制定者讓它變得昂貴,這正是李毅安從另一個世界帶來的經驗,所以一直以來,他都非常喜歡當行業開創者,無它,就是為了制定標準!

“所有使用這個標準協議的計算機都能利用互連網相互通訊,通訊,這是網際網路的第一步,也就是“Email”之類的東西,然後呢……”

在李毅安思索著時候,汽車已經到了官邸,回到官邸之後,他就把自己關進書房之中,然後繼續研究起了網際網路,雖然對於網際網路,他並不怎麼了解。

但作為一個人生完全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的新世紀青年,提出一些構想還是非常容易的。

其實,網際網路看起來很神秘。

但一開始的時候,這個構想並不複雜,無非就是透過網路把電子計算機連線在一起,然後實現各所大學之間的資訊傳遞。

也就是電子郵箱,是基本的資料共享。

當然這個網路也可以交給軍方。

畢竟,在另一個世界網際網路的雛形就源自於軍方,說起來,也和最近風頭正勁的人造衛星有關。

另一個世界,在蘇聯 1957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美國十分恐懼,蘇聯會透過太空手段直接摧毀了美國的指揮中心。美國防部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分散的軍事指揮網路,它由許多分散的指揮節點組成,即使部分被摧毀,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差不多十幾年後,美國開始研發 ARPANET,它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臺主機連到了同一個網路。雖然當時的傳輸速度只有 50Kbps,但是已經實現了資訊的互聯互通,最終它發展成為民用領域的遊樂場,並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發展,進而把人類帶進網際網路時代。

南洋完重複類似的道路,只不過走的更早一點,而且也更遠一些,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走路,對於經歷過網際網路時代的李毅安來說,他至少不需要去猜測網際網路是什麼東西。

提出一個構想很容易,但是細化這個構想卻有些困難,從傍晚直到深夜,等到李毅安憑著記憶把互相網的概念和一些技術概念給寫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

或許是因為即將一腳踢開網際網路的大門,等到忙活之後,李毅安依然感覺有些興奮,於是便一個人在官邸的花園散起步來。

“就這樣,光纖先等等再說,先用電話線也行,一步步的來,對了,還有個人電腦,這個問題也要解決掉。”

忙活著這麼多,也就是為了上個網,沒準將來還有機會在論壇裡灌水,在聊天軟體里約個網友,面個基呢。

想到這,李毅安的嘴角上揚,那臉上竟然全都是期待。

期待的倒不是什麼網友啦,面基之類的事情,而是一個更為遙遠的未來。

畢竟,到時候,呈現在他眼前的那可是一個充滿無數可能的未來啊。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