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鋼鐵的影響力上來說,南洋確實應該派遣特使過去去參加鋼鐵葬禮。
但是這個風頭,暫時還是不能出的,
好歹南洋現在還是美國佬親口承認的“亞洲安全基石”,直接派特使去蘇俄參加鋼鐵的葬禮就……這還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至於葬禮的事情……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不是葬禮,而是後鋼鐵時代,如何打交道。對於國家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李毅安知道赫大玉米棒子是勝利者,但那是另一個世界,萬一要有了變動呢?
所以,這個時候,最靠譜的選擇是什麼?
就是置身事外。
外交部同樣也要置身事外,這才是最靠譜的。
“讓大使代表吧,現在莫斯科的局勢很微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適當的保持距離,等到當地的局勢穩定之後,再和他們打交道。”
現在……讓他們自己去鬥吧!
“閣下,大使館那邊,認為貝利亞很有可能會是最終的勝利者,他的建議……”
不等李國仁說完,李毅安就打斷他的話說道。
“發電給大使館,告訴他們不要有任何建議,他們必須要和所有人保持距離!”
閣下的決定,讓李國仁一愣,說道。
“閣下,這是和新領導人進行溝通的好機會。”
“要是選錯了,就萬劫不復了!”
李毅安直接說道。
“當年灣島的那位,選了杜威,可結果呢?”
提著常校長的教訓,李毅安很清楚,現在各國都在試圖與蘇俄的新領導人打交道,這些國家這麼迫切的根本原因在於,以他們掌握的情報來分析,鋼鐵並沒有安排好接班人。
在鋼鐵身後高層還是有很多人選的,正因為人選多,新領導人會是誰,就是有待商榷的事情。
新領導人有沒有鋼鐵的權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選錯了物件,讓新領導人給記恨上。
足夠南洋喝上一壺的。
歷史上……美國、英國都選擇了沉默,而法國卻好死不死的,主動向馬林科夫表示祝賀,然後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從法屬中南到阿爾及利亞,法棍被敲的一頭棍傷,直接被打了幾記悶棍。
不得不說,在有些事情,還是保持距離的好,這是為了避免遭到別人的記恨,赫大玉米棒子,看似粗暴,可卻是一個非常用記仇的傢伙。當然現在也不適合與他接觸,萬一改變歷史了呢?
“閣下,您的意思是,莫斯科的局勢還不穩定嗎?”
“鋼鐵……”
李毅安張著嘴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他沉默了一會,然後說道。
“如果鋼鐵選擇了接班人,一切都還好說,現在,在這種不明確下,我們都不知道,誰會最後勝出,在最後的勝利者勝出來之前,我們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好了,以後我們只需要做好與一個沒有鋼鐵的蘇俄打交道的準備就行了,沒有了鋼鐵的蘇俄……不足為懼!”
這句話說出口,李國仁不禁微微皺眉,說道。
“閣下,蘇俄還是非常強大的!”
“不!”
李毅安搖頭道。
“這個強大是隻是表像,蘇俄過去只有一個沙皇——就是鋼鐵,在鋼鐵的時代,蘇俄所有的盟友眼中,對鋼鐵沙皇都是無限的敬畏,而鋼鐵去世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有這個威望了,現在的蘇俄,只是蘇俄而已!”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毅安的心裡難免有些可惜,如果鋼鐵能再活二十年的話?那麼未來領導世界很有可能是蘇俄……不,至少美國不會成為冷戰的贏家!
但無論如何,鋼鐵時代結束了,他的去世,註定將來改變整個世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