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他的解釋,李毅安將手中的檔案合起來,這份檔案通商產業部和中央銀行聯合下發的檔案,是鼓勵企業進行裝置更新,
“說說看,你是怎麼想到這一點的?”
對於左孝翰能夠發現到“產業轉移”的弊端,李毅安還是非常驚訝的,畢竟能夠看到這一點,並且想到應對策略的人是非常罕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思緒無疑是超前,甚至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產業轉移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
“在頒佈了產業轉移的建議之後,因為閣下曾經提到產業轉移帶來的去工業的可能,所以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正像閣下所說,資本是逐利的,一但他們嚐到產業轉移帶來的甜頭,廉價的勞動力就像鴉片一樣,是戒不掉,”
可不就是嘛!
在另一世界,有幾個發達國家能戒得了全球化帶來的廉價產品,便宜貨,真的很香啊!
而這種香是以什麼做為代價?
中底層的失業,國家的去工業化。這個過程就像是慢性毒藥一樣,一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便宜貨非常香,然後慢慢的轉移,在這個過程之中,人們慢慢的為廉價付出了代價,這種代價甚至可能會摧毀一個國家的根本。
也正因如此,在設計“產業轉移”的規劃時,李毅安才會提到企業落後產能轉移的同時,必須要做好員工的安置工作,絕對不能一裁了之,但是左孝翰看得卻更遠了。
他給出的這個方案不僅可以讓南陽實現產業轉移,而且還可以確保南洋的根基不會受到損害。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法子。
在另一個世界,伴隨著所謂的全球化,不知道多少企業在本國銷聲匿跡,他們把生產線設在國外,在這個過程中資本是受益了。
是那些普通的產業工人呢?
儘管他們享受到了看似廉價的外國產品,但是卻陷入了失業的困境,就像另一個世界,美國的鐵鏽地帶一樣。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之後,同樣的事情絕對不能夠在南洋上演。
微微點頭,李毅安示意他們繼續說下去。
“所以,必須要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加以制約,雖然我們出臺了相應的員工安置條令,但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需要出臺相應的措施,鼓勵企業在轉移落後產能的同時,在國內升級裝置,如此既避免了國內的去工業化,又避免了員工失業,同時又提升了國內的工業生產能力,”
“不僅如此,”
趙士傑說道。
“透過金融上的支援,金融業也可以從中受益,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這當然也是他支援進行這種產業升級的根本原因,金融界可以從中獲得非常豐厚的回報。
他的話音剛落,左孝翰又在一旁繼續補充道。
“再就是技術裝備的產業水平,也將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畢竟,市場需求會刺激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當然,所以淘汰落後低效裝置、超期服役老舊裝置,將這些裝置轉移到國外的同時,不僅不會導致南洋去工業化,而且還會進一步推動南洋的工業發展,讓南洋的工業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話聲落下之後,左孝翰就滿懷期待的眼神看著閣下,現在是閣下決定的時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