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562章 四年計劃(第四更,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2章 四年計劃(第四更,求訂閱) (2 / 2)

“不用這麼看我,這是閣下的意思。”

保羅·科納爾連忙和自己撇開關係,把責任扔給了李毅安,正抽著雪茄的李毅安笑道。

“沒錯,是我的意思。”

看著左孝翰,李毅安說道。

“經過第一個“四年計劃”的實施,除了東部三區之外,本島已經建立了門類健全的工業基礎,接下來的發展,更多的是企業自身的擴張式經營,官方或者公司大包大攬的重點投資,並不一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抽了口雪茄,見左孝翰似乎有些不太明白,他繼續說道。

“我們目前實施的經濟統制,追根溯源和俄國的計劃經濟有很大的相似之外,並不僅僅只是我們,早在29年大危機之後,凱恩斯理論佔了上風,各國都開始了政府幹預經濟的先河。這其中,俄國的示範作用。當時經濟大危機重創了各國經濟,而採用計劃經濟模式的俄國卻是凱歌行進,成為一枝獨秀,西方各國自然也就產生了效仿的念頭。德國的“四年計劃”差不多就是“五年計劃”的翻版。”

“閣下其實如果追根溯源的話,俄國的計劃經濟實際上德國在一戰時推行的戰時經濟,而且俄國“一五計劃”的制定本身就有很多德國專家加入。”

保羅·科納爾在一旁插話道。

“確實如此。”

微微點頭,李毅安說道。

“二戰把整個歐洲打成了一片廢墟,戰後重建自然是無法依靠市場力量的,因此政府管制派便一度佔了上風,目前英法德包括日本,實施政府產業管制,透過直接投資的方式加快重建速度。而且效果顯著,目前歐洲各國經濟正在迅速發展,但是這個政策是否能夠持續下去,就要打個問號了。”

為什麼打個問號?

因為另一個世界就是如此,儘管二戰後歐日等國家管制下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但是從 50年代中後期,其經濟就表現為後繼乏力了。至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西方各國出現嚴重的滯脹,國家干預手段越來越無法發揮作用,自由市場理論又重新迴歸。

在隨後的二十年間,西方各國開始了大規模的私有化程序,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去刺激經濟的發展。

左孝翰疑惑的問道。

“這……閣下,卑職不太明白?”

看著一頭霧水的左孝翰,李毅安將目光投向保羅。

“保羅,你來解釋一下吧,你參與主持過兩個“四年計劃”,說來聽聽吧。”

“好的,閣下。”

保羅點了點頭,看著左孝翰解釋道。

“其實,就是發展的路徑依賴,這就是一旦一個特定的解決方案或決策路徑被選擇並開始執行,即便在後續出現更優的選擇時,個體或組織也可能會由於各種成本和複雜性的原因,繼續沿襲最初的路徑,從而形成一種慣性或依賴狀態。”

提到路徑依賴時,保羅特意看了一眼正抽著雪茄的閣下,將這個自然科學名詞引入經濟社會規律的,正是李毅安。

“就像我們在制定“一四計劃”的時候,規劃了多少工廠,要求鋼鐵實現多少產量,汽車多少,船舶多少,機械多少,煤炭,發電等等,方方面面的規劃,是非常詳細的規劃,而且也取得了相應的成功,那麼問題來了,在制定“二四計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又在重複“一四計劃”,規劃工廠建設,制定鋼鐵、機械、煤炭、石油等各種工業指標的發展計劃。”

其實,這也就是典型的“俄國模式”的秘決——不斷的投資興建重工業工廠,每年鋼鐵、機械、汽車、水泥以及石油等工業產品都在不斷的增加,以此來推動經濟發展。

但是市場的需求是有盡頭的,當達到那個供大於需的臨界點的時怎麼辦?

在另一個世界,俄國直到帝國崩潰時,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僅是俄國的問題,同樣也是南洋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