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學術上的成就,會吸引很多人。
曾幾何時,南洋就只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而已,但是,伴隨著鏈黴素、電晶體、電子計算機以及其它的種種科學研究成果,現在的南洋儼然已經成為某種學術上的中心。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現在的南洋確實正在成為學術中心——這裡雲集著來自德國的一萬多餘專家學者,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雖然總會有人輕蔑的認為,南洋的學術成就建立在德國學者,尤其是那些被禁止從教的“納粹學者”的基礎上,但誰都無不改變,這裡在短短三年間所取得的學術成就。
驚人的學術成就背後意味著什麼?
良好的研究環境,而這正是許多科學家,學者所渴望的。
被南洋所吸引的,並不僅僅只有袁家騮夫婦,就在他們夫妻兩人變賣家當準備前往南洋的時候,朱傳榘已經登上前往南洋的飛機,這架由C54運輸機改造的客機是婆羅洲航空公司利用美國貸款購買的剩餘物資,經過改裝後投入了太平洋航線,雖然是飛機,但得益到航空補貼,機票甚至比船票還便宜,但乘飛機速度更快。
只是中途需要轉場三次,每次轉場都需要在當地住上一晚,可即便是如此,仍然是最快捷旅行方式了。
在索羅門群島的機場酒店中休息一夜後,飛機再一次起飛了,這一次將直抵南洋的首都長安,在飛機起飛時,朱傳榘翻看著手中的資料,是Z5的資料。
“一秒鐘運算115000次!”
每每看到這個數字時,朱傳榘內心都處於極度的震驚之中。,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他與5個美國人共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他曾經一度以為“ENIAC”每秒5000次運算,已經是奇蹟了,而現在Z5的出現完全顛覆了他的想象。
也正是從那時起,他就動了到南洋去的念頭。雖然他已經娶了一位美國妻子,甚至還生了孩子,可並不妨礙他想去南洋。
無他,那裡是唐人的地方,在那裡不會受到任何歧視。既然來自德國的諾貝爾獎得主都可以去南洋,那自己為什麼不能去呢?
為什麼不能去?
於是朱傳榘便主動聯絡了砂撈越大學,在告訴對方自己曾參與研究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後,他立即就接到了聘書,於是乎,他就帶著妻子和孩子們一同前往南洋。
雖然飛機在數千米高空飛行,但是增壓機艙內的環境非常舒適,在機艙裡有不少乘客都和他一樣,有著相同的膚色,有著類似的經歷,他們大都來自唐山,面對國內動盪的局勢,都是唐人的南洋就成為了他們的另一個選擇。
況且,那裡可以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研究環境,從裝置到生活,應有盡有。也許可以在那裡獲得更高的學術成就。
誰知道呢?
有時候,幾個轟動世界的發明,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是他人無法意料,在一定程度上,它確實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其實,在過去的兩年中,伴隨著戰火的蔓延,唐山也有很多學者選擇來南洋暫避戰火。
既有他們主動來的,也有南洋這邊的高校主動發出邀請的。現在伴隨著南洋成為學術中心,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動來到這片土地,畢竟,這裡的學術環境是很多地方都難以企及的,而且,這裡很多人看來並不算是國外,畢竟,遍地都是同胞。
“可以派飛機過去嘛!”
面對教育部總長的提到的困難,李毅安對著電話說道。
“兵荒馬亂的,他們離開的肯定不方便,而且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如果他們願意來的話,我們可以派飛機去接。”
隨後他又說道。
“不要擔心費用問題,費用就從總統府的特別經費裡支出,對,不走教育預算,嗯,對……”
頓了頓,李毅安又說道。
“我會讓秘書處和航空公司溝通一下,如果有需要的話,可派駐分理處,派去幾十架飛機,對,就是常駐那裡,他們只要願意離開,機票我們出。”
掛上電話之後,李毅安嘆口氣,隨後又給秘書處打了一個電話,讓其與航空公司溝通協調,隨後親自又給航運公司打電話,要求他們加大移民運輸力度,畢竟,已經快到最後的視窗期了,一旦錯過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等忙完這了一切,那邊秘書報告,司法部總長張衛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