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對現實。
女人們嘻嘻哈哈的聊天時,李毅安也和國舅爺聊了起來,兩人聊的大都是時事,什麼九州盟軍的進展啦,什麼俄國人已經快過了三八線之類的話題,當然也少不了唐山的戰事。
“其實,現在時機差不多已經成熟了,”
李毅安說道。
國舅不解的看著他問道。
“什麼時機?”
李毅安看著國舅說道。
“日本人只剩下最後一口氣,很快他們就會投降的,等到他們投降之後,整個日本,都會向我們敞開大門,我的意思是說工廠。”
“工廠?”
“對就是工廠,就是我們到日本去接收那些工廠,作為佔領軍過去的話,只要我們願意,可以把所有的工廠都拆走,作為戰爭賠償,當然了,那些工廠的價值,就是由我們的說的算了,日本的那些工廠價值多少?我想至少也值個幾十億美元吧!”
李毅安特意用了“接收”兩個字,原因無它,國內的那些人最喜歡的是什麼?
就是去當接收大員,可是他們也不想想,在國內接收所謂的“敵偽資產”才能接收多少啊,窩裡的東西再多也就那麼一丁點,真正的大頭在日本那邊。
接果大員們想要“五子登科”的話,去日本那邊,豈不是更輕鬆。
他壓根就不關心那些接收大員們會不會中飽私囊,他只關心一點,能不能把日本搬個空空如也,最好發揮一下他們
“幾十億美元!”
國舅爺直接搖頭說道。
“絕對不止那麼多,僅僅以以紡織工業為例,戰前日本已擁有棉紡錠一千一百多萬枚,毛紡錠一百七十多萬枚,甚至比整個歐洲的都多。僅僅只是這些紡織廠,就值至少二十億美元!”
對於日本的工業經濟,國舅爺還是非常瞭解的,和日本打了這麼多年,但凡是國人,稍微關注一些都知道這些數字,
可李毅安卻搖頭說道。
“不,那些工廠最多隻值一千萬美元!”
“什麼!”
國舅爺驚愕道。
“怎麼可能只值那麼一點錢?”
“因為戰爭的破壞,還有機械裝置的折舊,所以最多隻值一千萬美元。”
喝了一口啤酒,李毅安說道。
“它只值這麼多錢,因為我們只會讓它值這麼多錢,當然了,這些裝置我們運回國內,肯定還是會發揮一定作用的,雖然是舊機器,可總歸也是可以使用的,公辦工廠肯定用不了這麼多機械裝置,勢必會賣給民間一部分,甚至相當一部分都會賣給民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