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到處都忙著熬薑湯,太醫們四處奔走,除了三位懷孕的答應沒有相隨送行之外,所有後宮都淋成了落湯雞,甚至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託病告假,都知道,此刻的皇帝惹不起。
然而沒做孃的,只料理好自己就行,做了孃的幾位,都急壞了。
寧嬪跟到阿哥所,親手為福全沐浴換衣裳,等她渾身冰冷地走出來,見巴爾婭也匆匆趕來,她身上的衣裳都捂幹了一半,大抵是料理好了二公主,又趕來看看小女兒。
而寧嬪覺得腿腳發軟,扶著宮女的手走出阿哥所,沒等走過東六宮,就倒下了,最後被宮人們七手八腳地抬回去,太醫匆匆趕來,給開藥驅寒。
唯有景仁宮裡是反的,玄燁在額娘門外徘徊了許久,石榴終於說娘娘沐浴更衣罷了,他急匆匆跑進來,摸摸母親的手問:“額娘,皇貴妃娘娘的葬禮結束了嗎?”
“要叫皇額娘,她已經是你阿瑪的皇后了。”元曦道,“出了門要改口,不然叫你阿瑪聽見,阿瑪會生氣。”
“阿瑪不會聽見。”小小年紀,一臉的嚴肅,玄燁說,“我可以叫她皇后娘娘,可我不會叫她皇額娘,我的皇額娘在坤寧宮,姓博爾濟吉特氏。”
“玄燁。”元曦默默兒子的腦袋,“你不要這麼強的個性,會不討人喜歡,聰明機靈是要藏在心裡才值錢,你都抖出來讓人看見,就一文不值了。你看你皇祖母,不論是大臣,還是我們,永遠都猜不到她在想什麼,額娘心裡……”
元曦陷入了惶恐不安中,她至今無法揣摩出太后的心思,那一天她對自己說,人在其位不謀其事是什麼意思。
她心裡有了最糟糕的打算,可一個字都不敢說出口,甚至不敢想。
元曦摟過玄燁,輕輕撫摸他的背脊:“玄燁啊,要寬仁,要豁達,要胸懷天下,不要為了這點小事耿耿於懷。大清之大,江山之大,將來你就會知道,如今你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渺小的。”
是日,皇帝留在景山不歸,至少皇宮裡,暫時沒人盼著他回來,所有人都累得夠嗆,早早熄燈入寢。
當福臨從觀德殿出來,不經意地眺望紫禁城時,黑燈瞎火一片,幾乎什麼都看不清,他怔怔地發了好一陣呆,跟在身邊的太監隱約聽見皇帝在說:“朕的家,在哪裡?”
八月二十八日的清晨,大臣們來到朝房,再次等待上朝,可惜又一次失望了。
皇帝依然不出現,一些性子急的王爺貝勒,忍不住在言語中詛咒已故的董鄂氏,但如此,依然不能平息眾人的憤怒。
他們即將離開時,蘇麻喇款款而來,彬彬有禮地對眾大臣道:“太后有旨,皇上龍體違和,暫時在景山養病,不能臨朝。時下,朝政由索尼大人與鰲拜大人共同主持,翰林學士如舊負責景運門當值,一切如往日。”
“蘇麻喇姑姑,皇上真的病了?還是在景山為那……”大臣們想問,又不敢問,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稱呼董鄂氏才好。
“皇上病了。”蘇麻喇平靜地回應,“還望各位大人,能穩定朝綱,皇上總有康復之日,此時此刻,正是各位大人為國為君效忠之時。”
有人朗聲道:“那就請太后垂簾聽政,代理朝綱,皇上已經輟朝九日,國家大事堆積成山,如何使得?”
人群中一片譁然,蘇麻喇微微一笑:“有各位議政大臣在,有親王將軍在,必定能挺過這一段日子,待皇上龍體康復,歸朝理政之時,太后必定論功行賞,嘉獎感恩各位的忠心。”
索尼默默走上前,抱拳道:“臣,遵旨。”
鰲拜的鬍子輕輕一顫,眉頭緊蹙,不得不也抱拳道:“臣,領旨。”
蘇麻喇離開朝房,暗暗鬆了口氣,但腦袋裡的弦可不敢松,但未至慈寧宮,便見元曦匆匆跑出來,見了面便道:“姑姑,宮女說,巴爾婭姐姐高燒不退。”
巴爾婭病倒了,昨日等她料理好兩個女兒,再給自己換衣裳取暖時,寒氣已然入體。晚膳時就病懨懨沒有胃口,早早要去睡,半夜昏睡高燒,宮女們一時沒察覺,到早晨發現時,人都燒迷糊了。
巴爾婭先後為皇帝生下三個孩子,年紀輕輕,身體早已不如同齡的元曦,平日裡沒什麼事也罷了,這一病,竟是再也起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