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萬兩多嗎?七景現在是完全不將其看在眼裡。可是,這只是這一家店,如果兩家店,三家店,十家店,甚至更多家店……那麼加在一起,會有多少銀子?
再然後,她就心驚了。因為這手段,似曾相識。
當初,樂辰做的不就是這樣的事麼?只是樂辰做的要嚴密些,而且,除了最後那段時間有所動作外,期間可沒留下這麼多的痕跡。可他卻是生生把整個大衍都搬空了,以至於後來,樂固和樂宏去收復那些城池時,毫不費力。
將資料和猜想直接丟給樂辰,接下來,這會是一件十分龐雜的事情。排查,所有店鋪都要排查。將那些有問題的店鋪,全都排查出來。
七景到也沒完全置身事外,只是她想的問題,跟樂辰他們所想的又不同。她看到那些賬冊之後,直接就找了相關的人員,問了這鋪子一個月交多少稅。
之後再對比這賬單,她就鬱悶了。
這裡的商鋪交稅,不是按營業額來交的。而是按著成本和售價之差,以及店鋪面積來收的。
經濟沒發展起來時,這樣的收稅法,自然對收稅的有利。甭管你吃沒吃飽,佔了這麼多的地,那就得給錢。
可是,這不是租攤位交小費。一個月賺一萬的,跟一個賺一百的,交的稅一樣多,這怎麼也說不過去。
說起來,他們自己的錢,想怎麼折騰不關別人的事。但現在,不能讓他們折騰。所以,她要從這方面來改變。管不了他們手裡的錢的去處,那就讓他們手裡的錢變少。他們手裡有多少錢財,也能查得出來。一旦有大筆異動,也不會毫無線索。順便再將跟稅收有關的法律,施行起來。逃稅漏稅,直接抓人封店,法律制裁。
她自己先寫了個文案,將自己能想到的,還記得的,全都給列了出來……還因為有許多不懂的地方。她乾脆將那錦繡閣給開了起來,這一次,她準備從頭到尾,全程參於。
這一參於,她才發現,這其中空頭太大。
進貨,出貨。紗進來,織成布賣出去。光綢進來,讓人繡上東西賣出去。布做成成衣再賣,價格全都不同。
不同的進貨渠道,價格便不同。
這跟她上輩子的那些商場不同。那商場都是進什麼賣什麼,進出價都是明碼標價……這稅務方面的,她也單隻知道有個偷稅漏稅。知道賺的多交的多……可更多細節方面,她還真就不知道了。
不過,她向來都是,能者多勞。她不懂沒關係,弄出個大概,將自己發現的問題更是標上。然後,推給樂辰。
樂辰好笑,卻是接得歡快。
七景樂得輕鬆,到是專心折騰店去了。
“先弄出個章程出來,在錦繡閣那裡施行。”七景笑眯了眼:“我讓人專門針對這些,看能鑽多少漏洞出來。”
樂辰更加好笑,卻還是應了她。將下面的人叫過來,花了三天的時間,就先弄出了個大概出來。
七景的錦繡閣再次開張。
七景讓下面的人,連進一根線,都給記上賬。出的每一塊布,全都記賬。然後,按著規章來交稅。
接下來,七景就吩咐下面的人。“想盡一切辦法,讓咱們店裡,少交些稅。”
然後,七景就樂了。
以好充次,進貨時就可以少記些賬。賣貨的時候,紗織成布賣,卻還記著紗的賣價。絲織錦賣,還記著絲的賬。這麼一折騰,記在賬上的收入,生生少了四成。
七景還不滿意:“再多想點辦法。”
這一次更絕了,直接兩本賬。明面上一本賬,暗地裡一本賬。這是想記多少,記多少。只要不拿出來,收稅的又不是天天盯著,哪裡知道到底賺多少錢?
樂辰的人到也是本事,每出現一種手段,便總能想到辦法,將之一一化解。時間久了,這雙方就跟戰鬥一樣。一方找漏洞,一方想辦法來堵洞。
一來二去,這稅收法案,也就慢慢成形,越來越完善。
等到暗地裡該排查的都排查了,掌握了大概資料。法案立刻施行……這一施行,第一件事,就是稅務部門上門查賬。
這種事有抄家之嫌,一個不小心就會人心惶惶。可一旦上升到法,國這個地步,那再不滿,也得聽令行事。幸好稅務人員並不幹偷搶砸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是接受的。
等到稅收新法一公佈出去,有人歡喜有人憂。
因為同時公佈的還有一個收稅標準。月收入百兩的,百取十。月收入五百兩的,百取十五。月收入一千兩的,百取二十。月收入五千兩的,百取三十。月收入一萬兩的,百取五十……最高的稅收,達到百取八十。
窮人高興了,家大業大的頭疼了。不服?這是帝王時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稅達百取五十者,必是暴利行業。你不想幹多的是人幹,抄家滅族分分鐘的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有人會想辦法,偷稅漏稅者總會出現的……然後,就等著被罰款吧。
樂辰跟七景一致認為,於其等著錢財被不知明的什麼人給得了去,還是儘可能的往國庫,往他們的私庫裡劃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