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一大早送上熱水早膳,待他們用完,來收拾時,小心回稟:“公子,夫人。鎮上符家的管家來遞拜帖。”
樂辰他們初來,哪知道什麼符家。當下不說後話,只是問小二:“符家是什麼人家?”
“兩位是外面來的,也難怪不知道。符家是這鎮子裡,最早的幾戶人家之一。不過,除了符家,其他幾家,如今都已經斷了傳承,只有符家,如今越來越大,每一代都有出息的子嗣……”
“符家每一代,都有不少孩子,拜入李家。這一代的嫡女,不但被李家收為內門弟子,前段時間,更是跟李家嫡系的一個子嗣,訂了親。馬上就會成親了……”
“符家這一代可出了不少了不得的人物,不說那個嫡女。就是剛十歲的嫡孫,前段時間也被李家選中,聽說是要拜入某個了不得大人物門下,做煉丹師呢。跟那符小少爺一起的,還有李家的一些少爺呢……”
說起這符家,小二便有說不完的話。且越說越多,一時止也止不住。至於外面符家的管家,竟是被他生生忘記了。
直說了半個多時辰,小二終於反應過來,訕訕的閉了嘴,復又小心的問詢:“公子,可要見一見符管家?”
樂辰點頭:“將帖子接下,人便不見了。”
小二立刻下去,很快便拿了一個燙金名帖過來。那管家並卻並沒有離開,一直在一樓,跟掌櫃的說話。
樂辰他們的神識其實一直有分心關注,發現那管家,傲得很。說話拿腔作調,自持身份。掌櫃的也不生氣,小意侍候著,捧著。
看起來,是十分的習以為常。
待小二下去拿名帖時,管家便十分不滿:“哼!也不知是因了什麼才進來的外地人,不懂規矩。要我說,這名帖到不必給了,免得回頭,衝撞了老爺。”
還是掌櫃的小心勸著:“符管家您大人有大量。外面來的不懂事,更需要您老給好好教教不是?再說了,他越是不懂事,越是顯得符老爺大度,能容易,更愛提攜後輩不是?”
“你說得也有理,這兩人不管怎麼樣,我到是不能壞了我們老爺的名聲。也罷,這帖子就先給他,至於其他,且先看看再說吧。有些人,總要先讓他們碰碰壁,知道知道規矩才好。”
“管家您真仁慈。”
“行了,你老小子也別說這些虛的,你的心思我知道。不就是你家那小子的事麼?我記著呢,誤不了。”
“唉,謝謝管家。回頭我讓那小子給您老磕頭……”
“咱們之間,不必講究這些虛的。”管家連連擺手:“這上面的兩位,你給看著些。”
“放心,小的知道的。”
管家終於走了,臨走時,掌櫃的又塞了一個儲物袋過去。裡面大約是不少好東西,那管家笑容都真誠了許多。
…………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但一切,又都透著濃濃的違和感。也許當地人自己早已習慣,根本不會發覺什麼。但作為一個外來者,一個曾經玩弄權術的帝王,感覺卻極為明顯。哪怕是七景,都能感覺到,其中的不對勁。
“他們以進入李家為傲,卻又都在怨著李家。”根本不用思考,七景幾乎本能的就抓住了這一點。因為這裡的人,根本沒有掩飾這一點:“所有人。”
樂辰感受到的更清楚,想得自然也多。而細思之後,結論卻是讓人無奈的:“這很正常。”
也許在過去的某些階段,李家給予了這些人的祖先們以庇護。讓他們得以生存,繁衍至今。但隨著生活的平靜,隨著安逸生活的持續。他們開始不甘心……
他們忘記了,這裡這一切,本就沒有他們的份。他們只看到了,李家佔據著最好的地方,他們所有人,都得以李家馬首是瞻。
實力弱時,他們只能認命。可隨著他們這邊實力的增強,嫉妒,不甘,也在滋生。增長。
李家在這裡,就像帝王。下面的這些人,就是臣民。危難時,李家救了他們,將自己的家底拿出來養活他們,將自己的土地讓出來,讓他們休生養息。換來的只是帝王之尊貴!
可現在,下面的人,想要造反了。
一切,不過是利益罷了。
曾是帝王的樂辰,對於這些試圖造反的人,可是一點都不喜歡。那就是亂臣賊子,該當誅滅九族。
當然,他不當帝王很多年。所以,他此時沒想過,去誅滅誰。只是,無視。
夫妻兩在小鎮上悠閒的轉著。
外來者的身份,讓人們對他們既熱情,又好奇。每個跟他們接觸的人,都在試圖打聽外面的情況。
這讓七景對他們的過去,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因此,當他們將書店裡有限的書,全都搬回來之後。便全心的投入研究之中……那些書籍雖然也全都是啟蒙讀物,但顯然,這裡的一切,跟蓬萊城裡的一切,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