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道爺有些坐蠟的時候,蔣慶之出現了。
轟隆一聲。
我去雲南!
一下把群臣震懵逼了。
這廝莫不是失心瘋了?
哪怕出使倭國都比去雲南安全啊!
而且蔣慶之對沐朝弼的態度從不掩飾:沐朝弼那貨就是個畜生,我看黔國公遲早會死在他手中。
據聞沐朝弼深恨蔣慶之,令人在後花園弄了個箭靶,上書蔣慶之三字,每日不射幾箭連飯都吃不下去。
蔣慶之進殿,對朱希忠微微一笑。
王以旂微微搖頭,示意他此舉不妥。
此事群臣擺爛,但道爺卻能指派一人前去。
這就是帝王的好處,明晃晃的讓你無法拒絕。
其實道爺先前就在想,是否派林欽前去雲南。
至於林欽的腿被百姓打斷了……朕寬宏大量,派個御醫一路隨行就是。
但蔣慶之開口了。
他能如何?
拒絕?
眾目睽睽之下,他怎能拒絕?
嚴嵩抬頭,一臉釋然。
嘉靖帝輕聲嘆息,他知曉嚴嵩的如釋重負。
左順門之變後,士大夫們群情激昂。他們正在醞釀著倒蔣。
若蔣慶之繼續留在京師,雙方遲早會爆發一場更為激烈的衝突。
嚴嵩勸諫道爺,讓蔣慶之暫且離京。但道爺何等驕傲的一個人,斷然拒絕。
沒想到蔣慶之卻主動提出了離京,嘉靖帝甚至看到幾個臣子如釋重負的模樣。
他們也怕了慶之。
一時間,道爺不知該驕傲還是該惱火。
“雲南此刻不說險境,可也非善地。且沐朝弼深恨長威伯,陛下,臣以為當另派人前去。”朱希忠不顧惹來沐氏恨意,果斷出班為蔣慶之彌補。
他知曉蔣慶之開口後必須就得去。
但有了這番話後,蔣慶之若是在雲南遭遇挫折,乃至於犯下錯誤,朱希忠都能在朝中為他聲援,喊冤。
“長威伯主動請纓的勇氣令臣欽佩,不過臣想問問,長威伯上次說該讓沐朝弼襲爵,那麼此刻呢?”有人問道。
蔣慶之說道:“施政當以大局為重,而非個人好惡。此刻本伯依舊認為,當讓沐朝弼襲爵。至於以後,以後再說。” 這不就是補鍋匠的言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