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事出去了。”眼線回稟。
“沒說去何處?”
“沒說。”
周夏去了城外的墨家基地。
他先去了工坊,看著熱火朝天,又井井有條的場景,很是愜意。
隨後他又去了學堂,在外面看著王庭相教授學生,聽著孩子們唸誦課文……
午飯前,周夏去了伯府。
“這是來蹭飯的。”
蔣慶之笑道。
書房裡有個小香爐,這是杜賀的孝敬。這廝吹噓,說這個小香爐乃是前朝帝王的珍藏,蔣慶之嗤之以鼻。
香爐裡燒的是沉香,周夏笑道:“老師往日不喜這些薰香,今日為何有了興致。”
蔣慶之無奈的道:“昨日釣魚踩了一腳爛泥,臭不可聞,許久不散。”
提及釣魚,蔣慶之情緒大好,吹噓自己昨日如何用九條的戰績令熊浹掩面而去。
“那幾條大魚還養著,等吐盡了泥沙便弄個全魚宴,到時候你也來。”
“是。”
蔣慶之拿出藥煙,斜睨著周夏,“從你小子一進來,我就知曉是有事。能忍到現在,耐心不錯。說吧!”
周夏在禮部磨礪了許久,和以前相比,整個人沉穩了許多。蔣慶之準備再琢磨琢磨他的職位。
墨家擅長機械之術的名聲早已廣為人知,蔣慶之教授了周夏不少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去工部正好契合他的所長。
兵部看似和墨家不相干,可別忘了,春秋時的墨家鉅子,一言不合就拔劍砍人,看你順眼,聽聞你被圍攻,便帶著弟子們為你戍守……
下一步整頓各地衛所的任務很重,再有按照蔣慶之的謀劃,塞外,東南倭寇,乃至於盤踞在馬六甲等地的葡萄牙人都是大明下一步的打擊目標。
預研火炮,打造能遠航的戰船……一旦馬六甲被大明掌控,出海貿易就將被提上日程。
隨後就是星辰大海……
故而蔣慶之覺得兵部也不錯。
“老師如何看朝貢?”周夏問了個讓蔣慶之有些意外的問題。
“朝貢啊!”蔣慶之思忖了一下,“作為宗主國,給附庸勢力一些好處不是壞事,無需詬病。”
要做老大,就不能斤斤計較太過。
朝貢貿易的精髓實際上就是一種默契。
“外藩朝貢,這是表示臣服之意。可我臣服於你,總得有好處吧?”蔣慶之頓頓藥煙,“這個好處來自於幾方面,其一,當附庸勢力遭遇危機時,大明能出手。”
比如說後來朝鮮半島遭遇倭國入侵,大明果斷出手擊敗倭國,讓朝鮮免遭亡國之禍。
想到這個,蔣慶之不由的想到了後世半島對中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