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進來,見蔣慶之坐在那裡侃侃而談,道爺頻頻點頭,不禁就微笑了起來。
“黃太監,你笑什麼呢?”張童問。
“咱啊!笑的是……這一切挺好。”
蔣慶之說道:“也就是說,打,不能徹底解決草原威脅。打的同時,還得要走出去!”
從有歷史記載以來,草原異族就是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脅。
雙方你來我往,不是你把我殺的人頭滾滾,就是我把你殺的十室九空。
最終誰也沒能徹底解決了誰。
“走出去?”嘉靖帝不解,然後眸子猛地一閃爍,“你是說……直接出兵佔了草原?”
出兵攻佔草原,築城,以城池為根基,一步步擴張……
嘉靖帝眸子裡有異彩閃過,“一步步推進,十年後,二十年後……一直把異族驅逐出草原。失去了草原,也就失去了養馬地。沒了鐵騎,異族還有什麼?”
呃!
蔣慶之撓撓頭
“是也不是。”
“嗯?那是什麼?”嘉靖帝卻覺得這個法子不錯,“若是一切不差,只需兩代帝王便能把完成此事。此乃長治久安之法。”
道爺的想法不錯,但卻不適合!
“陛下,不說此舉靡費之大,令大明難以承受。”
若是按照道爺的法子,大明將會持續對草原用兵,每年養兵的費用,出兵的費用,修建城池的費用,外加徵發民夫,糧草調集……
“呂嵩怕是會辭官。”蔣慶之說:“且修築城池耗費也不小。”
後來老毛子就是用的這個法子,一步步推進,每到一處就修建據點。以據點為根基四面出擊,一步步把那些草原異族給打趴下了。
法子是好法子,但蔣慶之覺得太特麼累人了。而且需要持續不斷的推進這個政策。
征服的時候容易,但後續卻留下了一個個巨大的隱患。當國勢崩塌時,那些異族揭竿而起,紛紛脫離老毛子的統治,留下了滿目瘡痍。
所以,國雖大,好戰必危。
老祖宗的話看你怎麼理解,在老毛子的歷史程序中,就彰顯了這句話的睿智和遠見。
什麼海納百川……在國勢昌盛時,自然是海納百川,百川也不敢跳梁。國勢一旦衰微,那些百川爭先恐後的跳出來反戈一擊……
老毛子後來和二毛子大打出手就是如此。
“臣以為,要從幾處著手。”蔣慶之說道:“其一是征伐,這是根基。”
草原異族吃硬不吃軟,不把他們打服氣了,不把他們打的高呼天可汗萬歲,就別提後續的什麼長治久安。
“其次,要融合。”蔣慶之微笑。
“融合?”嘉靖帝撫須,“可把異族遷徙到各處去。”
嘖!
蔣慶之失禮的盯著道爺,心中再度痛罵了楊廷和一番。
“打散分散到各地,不讓他們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