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
武祿王揮揮手,讓身邊的侍衛離開,只剩下一個翻譯,語氣也變成正常說話的語氣,說道:“你來這裡,有何貴幹?”
何夕說道:“錯了,我是貴國請來了。我只是代表對滿者伯夷實力的尊重。才願意來一趟。如果國主沒有什麼事情,我而今就可以告退。這裡的風景不錯,但也僅此而已。”
“如果國主沒有什麼事情。那我就告辭了。”
形勢比人強,武祿王有很多想法,很多手段,但是在實力面前,一點也使不出來。
作為一個海島國家,武祿王不解決明軍水師的問題,很多事情都不好辦。甚至連大軍都不大量集結。否則海岸線空虛了。明軍隨時可以將西王所部運輸上岸。
那才是難辦。
何夕可以隨意地吊胃口,他卻不能。
武祿王想到這裡,又疲憊了幾分。說道;“你要什麼條件,才願意放棄西王。支援我。”
何夕說道;“又錯了。當初滿者伯夷殺害我大明船員,劫掠我大明船隻,就應該知道有今日。而今我來這裡,是聽殿下,想用什麼條件,讓大明原諒。這一件事情,才可以談其他的事情。”
武祿王張張嘴,他很想說,這一件事情,我是聽你們說才知道。
畢竟滿者伯夷的政治體制,讓武祿王對各貴族的私軍管理的並不是太嚴格。這樣的事情,很多貴族死不承認。武祿王也不能查下去。只是他依稀這一件事情,或許是西王那邊的人做的。或者做下這一件事情的人,而今已經投奔西王了。
畢竟,很多時候,只有無知的人,才有勇氣。如果當初方關是在武祿王直接控制的港口,是很難發生這樣的事情的。
只是武祿王覺得,說出來,反而覺得示弱,於是直接預設了。說道:“此事非我本意。算是御下不嚴,這樣吧,所有船員每人賠償一百銀幣。每一艘船賠償一船香料。並願意向大明朝廷上書請罪。你覺得如何?”
何夕說道:“這要看朝廷如何辦。”
在何夕看來,這事情多半是成了。前文說過爪哇銀幣,不足一兩,一百個銀幣,大概在五十兩與六十兩之間,或多或少一點。對於一個普通士卒來說,已經相當不錯的賠償了。
在爪哇,這一筆錢就能賣好幾個奴隸了。
而在大明,能拿出五六十兩,足夠一個人成家置辦宅院了。雖然說,何夕自己覺得不夠,但是朝廷很有可能透過。總之還算合理。更不要說一船香料。一船香料的價值並不低。朝廷也可以從中補償士卒一些。
這也不是談判的關鍵所在,何夕就留了一個口子。將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武祿王說道:“我知道,香料的經營權,爪哇一個港口。至於錢,西王給你的,我翻倍。而且西王提出都是空話,別的不說,爪哇以東所有島嶼都在我的控制之下,西王憑什麼給香料的經營權。至於港口,西王不是讓你攻蘇魯伯益,我給你。”
“馬上交接。”
何夕聽了,第一時間覺得有詐。
天啊,這條件太優厚了。優厚到了幾乎不可思議的地步。
即便是何夕也那麼一瞬間的心動。
不過,大明的軍隊不是僱傭軍,不是誰給的錢就給誰賣命。大明的軍隊要為大明的政治意圖出力,同時也不可能有道德上的汙點,不能這邊與椰王有協議,那邊就轉頭對付椰王。
即便有一些私下的針對,也必須在正當的理由之下。
這一點倒是用來應對南洋諸國的。而是應對大明朝廷的。
中國千百年來有些東西,很難說是包袱還是財富。別的不說,如果何夕代表大明做出背信棄義,反覆無常的事情,回去之後,那是一輩子的汙點。對於屬國,一向是道義為先。其他的東西都是可以放放的。
何夕說道:“國主,大明來南洋不是為了錢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