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九十八章 水輪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 水輪機 (1 / 2)

第九十八章 水輪機

何夕自己拿過一來兩匹麻布,一匹是素麻布,還沒有染色。另外一匹是彩麻布,已經染色了。其中還有圖樣。也是佛教題材的故事。何夕說道;“陛下,您看這兩匹麻布,要多少錢?”

朱元璋上手摸了摸,說道;“一錢五吧?”

何夕說道:“陛下,高了。以而今的成本,臣核計了。能壓倒五十文左右。而一批彩布,也在百文上下。以而今的布價。一匹布最少賺半錢銀子。而現在剛剛開始,一天就能生產三四千匹,時間長了。只會更多。就拿四千匹來算。一天能賺二百兩銀子。這已經將工錢成本扣除了。”

“如果一切都進入正軌之後,估計日產過萬匹,也不算什麼。”

何夕還沒有說話。燕王已經先開口了,說道;“到時候,一天就能賺五百兩。一年就能賺好幾萬兩了。”

何夕說道:“燕王所言極是,甚至還有更多。畢竟而今都不是太熟練,還有別成衣什麼的。生產效率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給予這一點待遇。並不算是什麼。”

燕王此刻一下子被之前的憂國憂民給扔到一邊了。

他的心被銀子點燃了。

不要覺得,一年才一萬多兩的出息很少。抱歉,大明海上的盤子也不過一兩千萬兩而已。除卻剛剛開始那些爆炸發展的那幾年,而今除非去闖天竺,或者說更遠的地方。一出海,利潤翻倍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

因為出海的人太多了。

一本商號,一年下來,能分個幾萬兩的紅利。一些靠後的勳貴,號稱家產多少多少。一年下來也就這些錢而已。當然了。陸仲亨這種南洋霸主,是另算的。不賺錢。他何必千里迢迢去坐鎮南洋?

就燕王這裡。燕王俸祿萬石。其他各方面的收入,一年有沒有一萬兩還不好說的。畢竟他距離南京遠。南京這裡掀起航海熱的時候。他根本沒有趕上趟。

並沒有在開海紅利上,賺多少。

此刻燕王心動無比。他覺得自己似乎踩在另外一場發展紅利之上了。

雖然內心之中也擔心著布匹對尋常百姓家的衝擊。但是他是燕王又不是太子。在乎這個做什麼?一時間燕王的眼睛之中充滿了學習的姿態。似乎想搞明白這一切,回去之後復刻。他也想起了練子寧,心中暗道;“回去之後,讓練先生多與他的老師套套近乎。”

朱元璋看得要比燕王遠太多了。

他已經估算了這裡的成本。

估計開支最大的就是女工的工資,這是何夕心好,才給了一月七鬥米的高價。他估計,即便這個價格砍一半,也是有人來的。不過遼東人口少,才顯得人力如此精貴。

但是在南方,決計不會這個價格的。

至於其他的不過是一些木頭房子,還有一些機械。即便給機械估一個價格,雖然鐵價的降低,也不會有多高的。

很容易擴大生產。

今日不過數千人。一兩年之後,就能數萬人,數十萬人。到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原材料與市場了。

為了今天一年數萬兩。將來的一年幾十萬兩,甚至上千萬兩的利潤。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做的。

什麼是羊吃人?現在就是,不是羊吃人。是麻吃人。棉花吃人。都是同樣的問題。

一瞬間朱元璋感覺到了頭疼,他微微按著頭,說道:“這裡一切布匹,棉布也好麻布也好,不許往國內銷售一匹,何夕,你不是在海上很有影響力。這些布匹只能賣到海外。不得有誤。”

何夕說道:“是。”

他看著朱元璋,欲言又止。

即便不賣到國內又如何?

市場是聯動的。

雖然而今海外對大明布匹的要求是無窮無盡的。不管是棉布,還是麻布。特別是這種上品麻布。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但是何夕很明白,市場並不是真得無窮無盡的。

一旦海外市場吃不下這麼多布,自然會影響到國內。

即便不說別的。

這個紡織廠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遼東,高麗,都不足以供給,這裡需要山東,河北,等地的原材料才能持續生產下去。

擋是擋不住的。

朱元璋不想再說。一擺手,說道:“朕累了。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說吧。”

朱元璋的自我調節能力是很可以的。第二天的時候,就看不出昨日一點心緒波動了。

這一天朱元璋要看的是田莊。

對於種田,朱元璋是專業的。對於屯田,朱元璋也是專業的。他在渡江之初,就建立屯田制度,當時負責這一件事情的是康茂才。也是以此為基礎的建立的衛所制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