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哀莫大於心死
何夕真正知道,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卻是等數年之後,大明俘獲整個元廷之後了。那時候何夕知道真相也是不勝唏噓。
時間撥回,脫因帖木兒在長春堡下紮營的第一夜。
脫因帖木兒正在自己大帳之中休息,他輾轉反側,睡不著覺,他力主南下,此刻在長春堡城下,吃了一個不大不小釘子。忽然對勝利沒有多少信心了。
他心中有一種預感,這一戰的結果,很有可能是無功而返。
只是,不這樣做?又能怎麼辦啊?
而今大元,就好像一個深陷泥沼之中的人。在泥沼之中,掙扎得越厲害,陷得越快。如果不掙扎,還能活得時間久一點。但問題是,身陷泥沼的人。他們求生希望,在於能遇見路人,將他搭救出來,也就是藉助外力。但是大元的處境,有這麼樣的外力嗎?
所以,唯一的辦法,在還沒有到泥沼深陷的時候,拼命掙扎,有技巧地掙扎。爭取能自己獨立上來。
“這一戰,絕對不能輸。”脫因帖木兒想到這裡,起身點燈,舉著油燈在地圖上細細的揣摩。好一陣子,他忽然一嘆,暗道:“大哥還在就好了,我實在是沒有什麼奇謀妙策。”
圍攻長春堡,已經何夕經營的任何營寨,都是不智,因為元軍的本錢就這些了。折損不得,不顧這裡深入遼東,看上去是避實擊虛,但是脫因帖木兒思來想去,沒有這個決心。
“必須想辦法,將明軍從烏龜殼裡引出來?”脫因帖木兒想來想去,又回到了原點。但是他實在不知道如何才能讓何夕出來。
脫因帖木兒這位將領,本質上,不是天下一流之列。只是元廷實在沒有人才了,才矮子裡面選了一個高個。
就這脫因帖木兒沉思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面有整齊的腳步聲,本來脫因帖木兒以為尋常巡邏計程車卒,忽然他心中一跳,暗道:“不對。這不對。”
主要是人數不對,一般巡營,都是十人為一隊的。或許不滿編的話,有七個,九個,最少也要五個人。而這些年來,蒙古軍隊之中,這種不滿編的現象越來越多。
脫因帖木兒也知道,這代表著元廷人力開始枯竭了。
但是而今,有二十多個人一起過來。卻沒有稟報。這絕對不正常。
脫因帖木兒百敗逃生的直覺再次發作。他根本來不及披甲。只來得及拿起長劍,厲聲呵斥道:“誰?”
“是我。”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
脫因帖木兒說道:“蠻子海牙?”
雖然將士們稱呼脫因帖木兒為丞相,他其實知道,他的官名為詹事院同知,不算是正丞相。而蠻子海牙才是真正的丞相。也是當今大元皇帝之前益王殿下的心腹大臣。
脫因帖木兒心中頓時有無數想法。他提著長劍,用長劍撩開帳篷,走了出來。在幾十個火把之下,他看清楚頂盔摜甲的蠻子海牙,大元丞相樣子。
在鎧甲襯托之下,倒也是威武霸氣。
脫因帖木兒看到蠻子海牙身後有十幾個將領,都不是自己的嫡系,頓時知道來者不善。不過,他剛剛也暗中通知了自己的部署,這裡到底是他的中軍大營,只需片刻,其他人都來到。
至於護衛在這裡的侍衛,在脫因帖木兒看來,已經不值得信任了。
脫因帖木兒說道;“丞相來此何事?”
蠻子海牙說道;“宣讀陛下聖旨。”
脫因帖木兒說道;“不知道什麼聖旨?需要丞相你來宣讀。”
蠻子海牙說道;“你聽便是了。”隨即蠻子海牙,清清喉嚨,用唱歌一般的語調宣讀道:“長生天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脫因帖木兒屢敗抵,大元將士不能廢,讓他回軍地,由丞相蠻子海牙地,代領大軍裡。”
這種聖旨格式,是成吉思汗傳下來的。當初成吉思汗打仗,因為識字的人少,他下命令,傳幾遍就變了。無奈之下,就編了一個曲調,每一道聖旨都要唱出來。還專門找了一批人訓練,這樣一來,就很少出錯了。
元朝是所謂中原王朝之中,最不漢化的一個。元朝的聖旨,都是寫成蒙古文,然後翻譯成漢文,由漢人然寫成文言文,甚至因為政治變故,某位皇帝登基的聖旨都是白話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