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二十六章義門鄭家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六章義門鄭家案 (2 / 2)

爺想將皇位傳給他,為什麼沒有對朱雄英進行限制。

而且傳位詔書到底在什麼地方?

最重要的還有何夕。

何夕有國士之才。很早人們都揣測,何夕是朱元璋留給子孫用的肱骨之才。但是何夕偏偏去了北京。沒有留在南京。

朱允炆看著眼前的丁顯,就覺得如果何夕在他麾下,丁顯又算個什麼東西?

只是朱允炆此刻忘記了。他到底靠什麼才登上皇位的。

這些問題,在之前朱允炆並不在意,畢竟朱元璋親口給他說過,傳位給他的話。

但是而今,局勢越來越艱難。朱允炆越發心志動搖。

丁顯說道:「陛下,要臣籌集軍費,臣也只能如此。天下財富是有數的,不在官就在民,江南士大夫富甲天下。這是天下人都知道。陛下要的數目太大。臣不破家滅戶,如何求之?」

朱允炆一愣,說道:「那也不能對鄭氏啊。今後天下士大夫如何看朝廷?」

方孝孺乃是天下讀書人眼中的盟主,卻吃了一刀。而義門鄭氏,是天下人眼中的宗族楷模。而今被下獄抄家。朱允炆自然要想這背後的因素。

畢竟,治理天下少不了讀書人。

即便何夕已經建立初步的教育體系,有了相當多的徒子徒孫。但是何夕依然不敢太過得罪讀書人。畢竟,這天下能讀書的人,不僅僅代表掌握知識,也代表背後的財力。

因為真正赤貧的百姓,是讀不起書的。

也就是讀書人,即便是最貧窮的讀書人,也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是村子裡的頭面人物。

是需要統戰的。

殺了方孝孺,這一件事情,朱允炆已經暗暗後悔。他不後悔拿下方孝孺。也不後悔方孝孺之死,而是後悔不應該明正典刑殺了方孝孺,比如將方孝孺流放雲南。讓方孝孺死在路上,也比殺了好多了。

而今又滅了義門鄭氏。是與讀書人徹底決裂了。

丁顯說道:「陛下,臣也是不得已。而今朝廷用度緊張,而天下間有錢的人也就那些要麼是勳貴,他們才是國之根本,不可動搖。而商人。朝廷發的新鈔,需要他們使用。而且江寧工業區布匹也需要他們轉賣。陛下,今年江寧工業區貢獻的賦稅能到一千萬之多。將會在海關賦稅之上,成為大明最多的稅種。」

「也只有各地士紳,他們抗拒新鈔,也抗拒江寧布。更有錢。」

「臣也是沒有辦法。為了完成陛下的任務,只能從他們身上下手。」

紡織業是最容易發揮起來的。

從北京搞來一些機器,甚至不用北京搞來新式蒸汽機。那種老舊的太平鐵廠也能複製出來,大概是當初營口紡織廠的技術水平。但是在工業化生產之中。

自然會產生極大的利潤。

一千萬賦稅,其實是丁顯分過一杯羹之後才有的數字。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相當厲害了。

丁顯說士大夫對抗云云,也是真的。

畢竟,何夕當初想過來這個問題。就自己否決了。無他,紡織業引起的社會問題太大了。很多士大夫們倒不是對丁顯有什麼意見,而是為了本鄉本土的出頭。

他們不能看見本鄉本土的利益受損。才有種種舉動。

比如,不允許江寧區的很多企業下鄉爭奪棉花。即便出得起錢,不允許江寧的布買到他們哪裡。無他,因為江寧的機織布,會令很多農戶活不下去的。

當地士紳的利益也會受損。

丁顯本質上,並沒有為改革變法的想法,但是他被資本驅動,天然要對一切反對資本的行為進行打擊。

再加上朱允炆給他的任務

,他就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去做了。

朱允炆聽了有些猶豫,他本來還有一些擔心士大夫的聲望,但是一聽錢的事情,就陷入沉思。好一陣子,他說道:「這樣做,會不會出亂子?」看書菈

「臣不敢保證不出亂子。」丁顯說道:「臣只能保證,不過是些許民變而已,根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些文人無拳無勇,又能做些什麼事情?而今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