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六十二章再回北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再回北京 (2 / 3)

這種情況下,河北繁華也是應該的。

南方很多地方府縣改革之後,增加了很多部門,有了很多新政策。但是實際上,經商的人並沒有增多。辦工廠的人。在一個縣裡,也是鳳毛麟角。

但是在河北卻不是這樣的。

不管是糧食從土地之中出來,進行粗加

工,好方便運輸。還是一些經濟作物,比如棉花,在當地就進行處理,也方便一路運輸。

這都是有需要的。

河北境內河道縱橫,雖然這些河道很多都是季節性的。但是修繕一下還是可以用的。更不要說,還有已經修建好的鐵路。

與運河一起,形成了條大動脈。將兩岸源源不斷的原材料,供應到北京去。也將北京的先進生產工具,源源不斷的流入當地。

提高了當地生產效率。

河北每一個縣,大概最少也有十幾個廠。雖然不大,但都是用機械來脫殼,或者進行原材料處理等等。甚至還有一些地方發展出了特產。

這種繁華的縣域經濟,也是支撐起河北與江南地區幾乎平等的經濟地位。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江南經濟在艱難的轉型之中,將來江南的經濟一定能夠超過河北的。

第二,就是河北的戰爭紅利。

何夕雖然沒有做過具體的統計。但是他大概瞭解到,河北籍的將領,營團級別的。大概戰一半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目了。

也就是說,在軍中,淮西集團已經是明日黃花了。河北軍功集團,才是真正潛龍。

當然了,這些年大概還看不出來。那是因為一些老將還都在。

等這一批老將都不在了。那時候去看看,河北出身的將領,將會影響大明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這種影響力,已經出現了。

那就是國家方面對河北投入特別多。

不管是南北鐵路河北段的加急修建,還是天津港的政策傾斜。乃至於各家將領,在外面發了財,送回家的金銀。都成為了河北經濟崛起的根基。

就好像,太平天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湖南都是非常富裕,很出人才。民國乃至建國初期,就有很多厲害人物是湖南的。

但是湖南是怎麼富裕的。

就是湖南人跟隨著曾國藩去打長毛,南京城都給洗劫一空了。才有了富裕湖南,有了錢,才能談教育。

而今的情況,與那個時候相差不大。

何夕為了穩固軍權,給了軍隊之中有功之臣很多額外的好處,算是將新興勳貴與新興資本之間,牽線搭橋。

穩固他開創的政治體制。

當然了。同樣的條件,有的人做得好,有的人做得差。

就看個人情況。

不過,河北是真的雄起了。

如果說河北還是雄起的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