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六章財政方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財政方案 (1 / 3)

第二十六章財政方案

政務改革提高徵稅能力。這是其一,其實如果大明朝廷能將朝廷法規之中徵收的賦稅給落實了。那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只是大明官員從來沒有那樣的能力。所以何夕第一刀就砍在這裡。

從南京北京開始,花費數年的時間,將全國絕大數地方府縣都進行改革。

這是一個龐大的任務。

而何夕自然也不會僅僅這一個辦法。

第二就是開禁。

不敢說一切禁令,至少大部分禁令都被解除了。在海上,幾乎所有臨海的縣城都能出海了。在縣裡有新設海關。出海必須納稅。

這是為了鼓勵出口。

大明本來說是一個生產力很旺盛的國家,而今進行了工業化之後,各種物資生產數量大規模提升了。不找出更多的銷路與市場是要出問題的。

所以,鼓勵出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何夕扶持出海的商人,自然不是那些大戶了。而是真正的小商賈。當然了,真正小貨郎,是不可能出海的,他們連船都沒有。但是那些剛剛有了身家。想要更進一步的商人,就是何夕的目標人群。

指望這些官僚商人去冒險,幾乎是不可能的。

官僚們是最保守的人。這一點也可以延伸到官僚商人那裡,他們更多地希望在特權覆蓋範圍之內經營,這種經營,本質上是就是撈錢。

他們才不敢去闖遠洋的。

但是這些白手起家的商人卻是敢的。

全面開海,也可以將讓很多權貴商人的經營的很多東西變得無用了。

而且何夕為了鼓勵出海,這更是下令海關銀行開始經營保險業務。一方面,固然是為了鼓勵中下商人出海。另外,這保險本質上,也是一件很賺錢的生意,也算是為了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

鼓勵開海之外,還鼓勵工商業的經營。

這一件事情,卻讓很多人坐立不安。

有人低聲嘀咕一聲說道:「朝廷要與商人共天下嗎?」

這一句話,雖然說的聲音很小,但是卻傳到了很多人的耳朵之中,有些人聽了,只是冷笑。有些人聽了卻渾身一震。

這一句話,也算是窺見了何夕一系列手段背後的想法。

是的朝廷與商人共天下。這大概就是資本主義了。

何夕並不覺得,資本家的節操就要比士大夫好上一點。只是,天下形勢如此,何夕也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選擇扶持商人。

畢竟時代已經不同了。

何夕知道這一條鼓勵工商,讓很多人並不滿意。但是那又如何?何夕早就不是當初的何夕了。他現在什麼都不用做,就足夠下面的這些人敢怒而不敢言了。

這些人不敢直接反對朱雄英最在乎的正統性,也不敢在變法這一件事情上挑釁何夕。在這一件事情,何夕可比朱雄英更在乎。

就這樣,這一件是本該轟動一時的話語,就這樣淡然過去了。

何夕繼續說第三條。

第三條,自然是幣值改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