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不需要理由的。而今卻不一樣了。
雙方的羈絆,已經很小了。
更不要說,長達數年的南北之戰,雙方音訊聯絡很難的。只能遙控。
這就有問題了。
不否認,有一些忠僕。他們對自己背後的家族,忠心耿耿,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與一切。但是難道沒有人貪汙嗎?看著自己手中難以想象的財富,與雙方之間,已經很薄弱的制約。還有,老東家政治地位下降,不能為自己提供庇護,甚至還牽連到自己。自己在北京經營多年,早已建立起一場,相當龐大的關係網了。
這種強弱之間的對比轉化。難道不會讓人想一些新的東西,比如,自立門戶,比如將這些錢搞到手中。..
等等。
不是每一個人道德上都很高尚的。
而今,這一次定國是會的與會人員,何夕並不準備,定一個議員的名頭。而是覺得要順其自然。等有需求的時候,自然會有人提出。但是不管怎麼說,作為商人能出現在這個場合,對於他們的身份地位,都是一個飛躍。甚至一些洪武開國功臣,都沒有這個待遇。
一方面,洪武開國功臣數量不少。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父輩已經走了。下輩又不成器,在南北之戰,根本沒有參與,已經成為富貴閒人了。只是而今更加邊緣化而已。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南北之戰買過力氣,逃離清算。
但是而已僅僅是逃離了清算。
一些政治待遇,也是會降低的。
在這方面,如果用傳統的道德觀念,何夕是在做壞事,引誘這些僕人背叛主家。但是在何夕看來,他是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試圖摧毀官僚資本。
在何夕看來,官僚資本是最難以接受的。因為官僚本身的特性,是農業,追求穩定與固定的。在他看來,最後天下永遠不變。而官僚資本,也有這方面的特性,他們只是單純的從想辦法從商業行為之中吸血。不會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反而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維護超額利潤。典型的,自己不願意發展生產力。也不願意讓別人發展生產力。
這一點,一直是何夕的心病。
不過,到了而今何夕想得更多。
要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
就好像在美國做企業,做大之後,一定要上市一樣。而在中國,不,在大明,大明權力結構是這樣的。金錢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永遠是權力。
所以,當金錢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須政治想勾連,否則要麼打回原型,要麼,就此止步。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何夕也不可能完全解決的。
但是他想要的是,資本與權力的合作,而不是權力豢養資本。前者,是雙方博弈。所謂政治經濟學,這就是社會的本質,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不斷的相互作用與反作用。
而後者,就是官僚資本。
所以,何夕要做的就是給天下人看一件事情,那就是資本是可以反噬權力的。
有這一個先例,很多人在做事的時候,就會參考。當然了,或許會引來很多其他情況,比如,很多家族對商業經營的上心,乾脆派自己家族的旁支或者嫡系出面經營產業。比如用非常手段控制主持商業的人員等等。
但是,何夕相信,這種情況下,會另更多人反擊的。
甚至何夕可以預測,或許在不遠的未來。官僚與資本之間的鬥爭,反而成為大明王朝政治鬥爭的主旋律。
何夕也不知道好不好。
畢竟資本與官僚,兩個東西,都不算是什麼好玩意。但是換一個名詞,就是所謂的公權力與個人權力。但是何夕現在首先要做的事情,並不是,關心未
來,而是關注現在。
他首先要確定的事情,那就以儒家士大夫為核心的封建思想體系與經濟基礎,完全崩潰,想復辟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