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1 / 3)

第四章燕王東行

燕王內有雄心壯志。

他當年放棄奪位,本身是想要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不是一些小國。

如果按照朝廷的想法,燕國未來將士一系列小國構成。這樣燕國就不可能威脅到朝廷了。

但是燕王的功業,估計等不到二世了。一世也就沒有了。

燕王並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

只是別人看燕王威風霸氣,但是燕王自己知道自己的底氣,燕國號稱人口千萬,但實際上,並不到這個數目,漢人不過一兩百萬。這還是他使勁從中原薅羊毛的結果了。

其他的都是蒙古人,回回,各有心思,反正燕王不能信任。

而燕王所依仗的漢人之中,卻有很多人心向朝廷。比如眼前練子寧。燕王就很煩惱。練子寧是不是忠臣?

是。

如果有一天,要用練子寧的性命來換燕王的性命,練子寧一定會願意付出性命的。但是練子寧忠於燕王。並不代表,練子寧不心向朝廷的。

練子寧覺得燕王與朝廷兩相得安,才是最好的結果。

所以。練子寧其實是支援燕王以分三王的代價,換卻朝廷的支援。

但是燕王卻不想。

畢竟,他想要建立起是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現在答應了這一件事情,將來他再打仗的時候,很多事情都不好安排了。

因為他掌控的不是一個燕國,而是三個小國了。

人心就是這樣的。

燕王只要承諾了,即便他還沒有分家當,下面的孩子們也會下意思為自己多爭取家當而奮鬥。

燕王其實也準備將來給自己不能繼承王位的兒子一塊封地。畢竟而今的燕國最不缺少的就是封地了。

但是這必須是建立在燕國中樞強勢的前提上。

而不是相反。

燕王意思到,眼前他想要毫無顧忌的西進,必須解決後方問題,不僅僅是後勤的問題,而是與朝廷達成新的共識。

所以,這一次南京之會,燕王不想去也不行。必須過去。

燕王說道:「我知道了。那就準備準備吧。開春之後,我就回南京,這順便看一看,鐵路修到什麼地方了。」

燕王決定東行的時候。

其餘方面也有很多人接到這個邀請。

比如雲南沐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