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延安破
其實這一段事情,山西總兵官趙庸活的很累。
特別是黃河制水權為北軍所有之後,山西方面太過被動了。畢竟山西很多地方都是靠著黃河沿岸的。黃河被北軍所控制。
就代表著黃河沿岸所有的府縣都不安全了。
北軍隨時可以發起進攻。
誠然,山西是有很多盆地的。
這些盤地地形,易守難攻。即便是北軍佔據了一些邊邊角角,也不妨礙太原盆地防禦形式。
但是問題是,等北軍站穩腳跟怎麼辦?
賊進一寸,我防一尺,最後遲早是疲於奔命。這種形式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趙庸又能有什麼辦法啊?
沒有辦法。
什麼辦法都沒有?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資源的。山西早就是次要戰場了,南京給山西的補給一支短缺。畢竟,南京早就息了讓山西方面反攻的心思。
趙庸自己也做過一些努力。
他們自己有煤有鐵,自己不能建立鐵廠嗎?
答案是能。
只是在工業上的能力,趙庸比何夕與黃子澄差太多了。簡直不可道計,趙庸找了很多人,最後弄出來的東西,大概是何夕當年在南京造出來的武器層次。.
對防禦山西,是有一定用處的。但僅限於此。
畢竟,而今不管是南京與北京都在擴建鋼鐵行業,而人才培養也是有時間要求的。所以整體上來說,能單獨主持這一個鐵廠的工程人員,而今都是有數的。
趙庸是找不到這樣的人的。
趙庸對於北軍而今的局勢,並不是沒有擔心的。他一直擔心北軍在黃河上做文章。而今終於來了。他也是有應對方式的。
總不會讓北軍在山西省之內橫衝直撞。
但問題是。
趙庸手中的兵力,簡直是捉襟見肘。他重視這邊,也就代表其他方面就要放一放了。
或許,瞿能這邊稍稍麻煩一點。但是其他方面,比如懷慶府的北軍就會容易一點了。
北軍在山西平陽府作戰的訊息傳到了延安。
耿炳文很落幕的將手中的情報放在一邊。沉默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