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七十六章朱允炆的換將之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六章朱允炆的換將之心 (2 / 2)

因為他已經下決心了,要在這四府打上一仗。即便不準備打贏,

也不能讓這四府輕易讓北京得了去。

畢竟,盛庸作為敗軍之將,他不能再次輕易失敗了。否則,上上下下都不好交代,即便有傅友德支援也是一樣的。

傅友德並不知道,他還沒有到京師。他這一場大考,已經輸了一半了。

朱允炆思量了許久,召見丁顯商議,直接說道:「傅友德能不能換掉?」

朱允炆想換將,這是深思熟慮過的。

傅友德在前線戰敗,僅僅是一方面。甚至這一方面並不重要。勝敗乃兵家常事,而且傅友德雖然失地。但是全身而退,保住了大軍。朱允炆對一些軍事問題,並不是太瞭解。但是也瞭解到北軍似乎用了不少新戰法。

這一場大敗,非戰之罪。

朱允炆真正想換將的原因,卻是傅家的勢力太大了。

傅友德作為外戚,掌控前線大軍,更是發動了對藍玉的兵變,清理了藍玉的勢力,讓傅家的勢力大規模擴張。

作為實際意義的軍中第一人。朱允炆豈能不忌憚?

當然了,朱允炆也不是非要讓傅友德下臺,全家離開軍中才行。

他給傅友德是有定位的。

作為外戚事需要掌握一定的兵權的,駐紮在要害地位,不一定能打,一定要忠心。比如,朱元璋宮廷護衛,很長一段時間就是郭英守的。因為郭英的姐姐,就是朱元璋的郭貴妃。看書菈

比如,李文忠其實算起來也是外戚。

只是外戚的權力不能大。大了就會出問題。

外戚權力相對小,上面有其他人制衡。這個時候外戚是皇帝的好幫手,因為,他們與皇室的關係太緊密了。威脅到皇室權力的一定會威脅到他們。他們自然立場堅定。

當時,如果外戚成為權臣,這就不好了。

因為外戚與皇室的關係太親密,變故生於肘腋之間,有時候讓人防不勝防。

這就不好了。

在朱允炆登基之初,凡是以鞏固地位為要。那個時候,並沒有多在意這些,而今已經坐穩位置了。自然要思考一些比較長遠的東西。

朱允炆想要的傅家外戚,自然是前一種,他甚至有一種感覺,他覺得,傅忠死的很不好。如果傅友德死了,傅忠活下來,就好多了。

傅忠不是沒有才華。但是才華不及乃父,但是令他掌管京營。或者掌管京師的軍隊。卻令朱允炆放心太多了。

而且,傅友德根本沒有想明白一件事情,他越是證明改革的必須性。在朱允炆這裡,傅友德越是要換下來。原因無他,讓傅友德主持軍務改革,今後的大明軍隊,是朱家軍,還是傅家軍啊?

這是不容忽略的問題。

所以,朱允炆問丁顯這個問題,本身就很有傾向性。那就是要換掉傅友德。

丁顯自然不會逆著朱允炆的心思來,他沉思片刻,說道:「潁國公而今大敗,想要換將,也是一個好時機,但是這其中有幾個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誰來代替潁國公。而且繼任者,不僅僅要坐鎮北方大軍,還要推行改革。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是影響天下根基大事,臣一時間也想不起來。誰能承擔如此大任。」

朱允炆說道:「無非是宋國公與魏國公,還能有他人嗎?」

丁顯說道:「陛下聖明。」

朱允炆說道:「什麼陛下聖明。無非是這關係太大,你不老實而已。」

南京可以讓人信任的帥才,也就那幾個。幾乎沒有什麼選擇。年輕一輩中,或許也有能獨掌一軍的大才,但是兵者國之大事,容不得一點馬虎。這種事情,第一選擇有經驗的。而不是選擇沒有經驗的將領。

只是

,魏國公與宋國公,從來不是一個人。他們是兩個派系。

不管是推薦那一個人,都會引起很大的風波。如此一來,丁顯又怎麼敢隨隨便便的開口啊。

丁顯面對朱允炆如此責難,說道:「聖明無過陛下,臣其實也不知道該選誰?自然不敢多言了。還請陛下見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