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丁顯的新政
黃子澄說道:「那你能清理應天府吏員?按照北京那邊行事,並頒佈新法令,保證商人的利益。合法徵收商稅?」
丁顯微微苦笑,說道:「這是做不成的。」
無他牽連太廣了。南京不是北京。
北京是何夕一手修建的。是平地起高樓。沒有什麼利益關係,如果有,何夕就是最大的利益關係,北京是何夕的地盤,所有利益關係都要何夕來分配。而南京就不一樣了。
朱元璋經營南京三十多年。有不知道多少跟誰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都在南京居住。
丁顯也不知道南京應天府某一個衙役背後是誰的關係。
是的。丁顯是而今的首輔,文官第一,有朱允炆的背書,對很多人都能弄他。但是這是針對一個人,但是如果整個南京的地頭蛇怎麼辦?朱允炆都未必能頂得住壓力。
更不要說,並不是所以南京城中的人,他都能對付的。
比如說魏國公府,宋國公府,韓國公府,潁國公府,甚至曹國公府,呂家等等。一大票人的。
他大刀闊斧地改革,將這些人給得罪光了。即便將來成事了,能有什麼好下場?他可不是為了朱允炆,為了大明天下,甘願作法自斃的人。
黃子澄說道:「那你能做什麼?」
丁顯說道:「自然是辦工廠了。」
黃子澄說道:「辦工廠?」
丁顯說道:「而今天下,也只有工廠最賺錢了。我之所以能上臺,就是因為朝廷乏用,所以我上臺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為天下理財為先。」
黃子澄心中暗道:「理財,我看是斂財。」
黃子澄對丁顯不屑一顧。
他有資格這樣,在他看來何夕做的才是理財。而很多歷史上所謂的理財大臣,其實就是斂財而已。丁顯很明顯要走他的老路了。
黃子澄毫不猶豫地潑冷水,說道:「你沒有想過一件事情,那就是錢從什麼地方來?辦工廠是要錢的。當年在遼東,朝廷投入數以百萬元。」
丁顯說道:「多的不好說,但是數百萬還是有的。」
「不夠。」黃子澄說道:「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當初是沒有人競爭,很多東西生產出來,就會有人買賬。甚至不生產出來,就有人預定。但是而今是什麼樣子?北邊的貨,已經到處都是。你如果想要有優勢,投入的錢,決計不是幾百萬。我估計上千萬都打不住。」
丁顯說道:「那就上千萬。這錢我來想辦法。」
黃子澄說道:「想辦法?想什麼辦法?」..
丁顯說道:「朝廷府庫之中是沒有這筆錢,但是別人有,比如當初在北京經商的勳貴們。」
黃子澄皺眉,有些不理解。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丁顯敢將這一件事情拿上臺面說嗎?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要動這裡,遭到的反噬,並不比動應天府小。
一時間,黃子澄不明白丁顯到底是想什麼的。
丁顯見黃子澄不明白,笑著說道:「我不是要動這些人,而是要他們在南京附近辦廠子。如此一來,他們賺了錢,朝廷想辦法分一杯羹,不就行了。」
黃子澄聽了丁顯一說,心中不由一動。不得不承認丁顯的底線可比朱允炆靈活太多了。
在北京廝殺過的勳貴們,對經商辦廠,是有一定的經驗的。即便沒有經驗,也可以想辦法從北京搞到有經驗的人。從而在南京附近複製一些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