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一章戰略方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戰略方向 (1 / 2)

第二十一章戰略方向

何夕說道:「黃河沿岸,有南軍數十萬,徐達為帥。且不說,徐達難以爭鋒,即便是能打下來,我們的損失會有多大?而且我們要吸收河間之戰的經驗,那就是多開闢戰場。我們多開闢的戰場,能保持火力規模不下降,而南軍即便有人手,難以有相媲美的火力。」

「與南軍在黃河沿岸相持,另外開闢戰場?開闢什麼戰場?山西嗎?」朱雄英問道。

何夕說道:「這個還沒有想清楚。不過,另開戰場,卻是最符合我們的戰略。」

山西戰場是有一些不太合適的。

山西重巖疊障,只需守住幾個關口,縱然有再多的兵力也發揮不出來。

更不要說守山西的是耿炳文。

雖然歷史上耿炳文與燕王對陣,並沒有什麼上佳的表現,但是耿炳文最擅長的不是進攻,而是防守。他是防禦戰的專家,以孤軍牽制張士誠的主力。

這不是誰都能辦到的。

還有不攻山西,直接進攻西北地區。這也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後勤問題。

從北京往陝西方向,透過山西是最近的,而且進入山西之後,還可以利用汾河等河流水運。但是繞過山西,從大同直接越過黃河進入陝北地區,不是不可以。

是理論上可以。

無他,陸運的效率太低了。

千里運輸,運費乃是運輸物資的數倍,乃是十數倍。根本是得不償失的。特別是在火器時代,軍隊對後勤依賴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冷兵器時代,就糧於敵,無後方作戰,也是可以的。

但是在火器時代,幾乎是不可能了。

從大同到陝北,這個進攻路線,幾乎不可能維繫一個火力滿編的軍作戰。也就是說,繞過山西進入陝西作戰,固然讓南軍難以招架,但是也讓北軍難以維持,更不要說,山西耿炳文會不會對後勤線動手。

另闢戰場這個整體思路是確定的。倒不是不在黃河沿線打仗,只是不謀取在黃河沿岸取得確定性勝利,甚至何夕還擔心,大軍渡過黃河,被人用來一手以水代兵。

不要高估這個時代將領的底線。

在元末亂世之中,有時候是底線越低的人,才越能活下來,並取得成功。

只是而今,大家都功成名就,發財立品了。但是將他們逼得絕境。他們未必不會重操舊業。

「那彰德府之戰的軍費是不是撥下去?」楊士奇問道。

何夕一愣,說道:「這錢還沒有下發?」

彰德府之戰,其實就是盛庸所設想的豫北戰役。彰德府就是後世的安陽。葉沈與鐵鉉早就想繼續向南打了,將這一片地方給打下來。雖然鐵鉉而今僅僅是河北巡撫。但是山東河南黃河北的土地,都歸他管。

而今鐵鉉是一個大河北巡撫。

將來天下定鼎之後,鐵鉉一個內閣大學士是少不了的。

其實,河間之戰後,順勢就能掃平彰德。只是奈何河間之戰各種收尾的事情從來不少。這一件事情也就耽擱了。

楊士奇說道:「下面催得厲害,只是我總是要為朝廷留一些餘量的。」

楊士奇的心思也很簡單,在河間之戰後,朝廷的大筆開銷不少。甚至有一些開銷,在支出之前,楊士奇也不知道有多少。這個時候,能抓住的現金才是最重要的。

彰德之戰,在戰略上,是熟透的桃子,垂手可得。甚至越拖問題就越大。但是奈何,在楊士奇看來,前線的一時勝負,比不上後方的財政健康更重要。

何夕說道:「那就給吧。越快越好。」

楊士奇說道:「是。」

何夕忙完了這些事情,回到家中。

下面人來報,有一個聯絡來拜訪他好多次。

何夕淡然地問道:「這個人有什麼特別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