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唐勝宗相信了這些俘虜的話。
那麼唐勝宗要做的事情就很簡單了。趁他的病,要他的命。於是唐勝宗舉起騎兵數千,直接追了過來。
從濟南到德州的官道兩側,密密麻麻的挖出了很多溝壑。壕溝上面,有茅草蓋著,遠遠看過去,是看不出來的。而在壕溝內部,全部是火槍兵。
一個個都在準備射擊。
有準備正在鑄造子彈的。有正在將火槍拆開,擦拭零件的。
這是大明第一支純火槍軍隊。
也是何夕支援之下,由葉沈一手操練的,何夕告訴過葉沈很多關乎火器的想法,也僅僅是想法而已。而葉沈根據何夕的想法,開始射擊火器戰法。
只是葉沈一手設計的火槍戰法之中,有各種戰法,就是沒有排隊槍斃。
何夕也問過葉沈這個問題,葉沈覺得這怕是傻子才會做的。如果必須野戰,也要上盾車,實在不行,用騎兵踹他們屁股,分兵牽制,挖壕溝,就是沒有排隊槍斃的選項。
再不濟,用炮轟。
還有車陣,各種戰車都可以用來做防禦武器,緩慢推進的到前線,再白刃對決不遲。
列陣不敵,這是遼國騎兵對大宋步陣就知道的事情,就是說,面對已經列好陣勢的宋軍步陣,騎兵從來不直接進攻,因為一定會敗的。但是這並不妨礙,遼國騎兵在很多時候壓制宋軍打。
畢竟打仗有太多的打法了,非要排隊槍斃,簡直不知所云。
當然了,或許有一天有戰場特殊限制,才會這樣打的。比如唐軍打石城堡,戰死數萬人,那就是用人命堆的,畢竟是沒有別的辦法,地理限制,只能硬上。
葉沈也算是何夕最看重的底牌,可以說是大明第一火器戰專家。
何夕提出對火器的想法,並造出各種新式火器,而葉沈負責想辦法應用這些火器,形成條例。整個大明,甚至說整個世界,沒有人比何夕對火器戰法更熟悉了。
只是何夕還有一些擔心。
何夕說道:「你確定,唐勝宗一定會走這一條路。」
葉沈說道:「這是唯一的官道,我在前面已經做了很多佈置,讓後面知道,我們是沿著官道撤退的。在來此之前,唐勝宗還會遇見一次伏擊。到了這個就不會有別的想法了。」
何夕聽到這話,心中也不由嘆息一聲。他不知道該如何評價葉沈了。
說葉沈鐵石心腸也好,說葉沈慈不掌兵也好。總之,何夕雖然覺得葉沈做的不能算錯,但依然覺得不舒服。為了得到這個伏擊的機會,葉沈最少送給唐勝宗兩場勝利。
何夕估計,最少兩千左右的北京京營,死在這兩場敗仗之中。
更可怕的是,他們最終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死的。
葉沈從來沒有將他的真正目的告訴下面。
而葉沈從頭到尾都很平靜,似乎為了他達到他的戰略目標,死上再多人,他也不會眨一下眼,而今的葉沈卻能與士卒們一起挖戰壕,更是挨個慰問,似乎與每一個士卒打成一片,就好像親兄弟的一般,而對那些死去的將士一樣的。
在何夕看來,簡直是精神分裂,一方面能做到掏心掏肺一般,一點也看不出是假的。而在用兵的時候,似乎僅僅將這些人當一個數字。連眼皮都不抬一下。
死多少都不會影響他的。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
忽然有顆樹倒了。何夕頓時精神起來,他知道,這是早就安排好的訊號,敵人到了。
唐勝宗就要帶著大隊騎兵進入預設戰場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