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二章韓國公一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韓國公一脈 (1 / 2)

第二十二章韓國公一脈

傅友德沉默了一會兒,他越想越覺得一件事情,那就是北邊的事情,恐怕並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平定的。甚至傅友德嗅到一絲危險的感覺。

傅友德不知道這種危險從何而來,但是他相信這種在戰爭之中養出來的直覺。

雖然北京兵強馬壯,但是傅友德內心之中還是看不上的,無他,在傅友德的思維之中,一場戰事能不能勝利,首先要看的不是兵馬錢糧,不是兵馬錢糧不重要。而是北京兵強馬壯,南京就沒有了嗎?

說實話,南京廣有天下,從各種方面都壓制住北京的。更重要的是在將領上。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在傅友德看來,大明天下最強大並不是多少兵馬,而是一大批將才。

在這一點上,北京有什麼?只有兩三個毛孩子而已。

本來傅友德想推薦自己的人出來任職的,但是而今卻覺得,不行。想要穩住局勢,他自己一脈勢單力薄了。

雖然傅友德想要成為軍中第一人,在徐達之上,但是他很清楚一點,淮西集團之中,他的座次其實很靠後的。傅友德自己覺得自己能打,但別人不能打嗎?

別的不說,坐鎮南洋的陸仲亨,他可不覺得自己不能打。

傅友德深吸一口氣,做出了一決斷,心中暗道:「罷了,最重要的是夏王繼位,其他的事情,之後再說。」

傅友德說道:「臣舉薦韓國公李祺入內閣辦差,舉薦唐勝宗,費聚,趙庸,等數老將執掌京營,至於山西,與河南等地,只需從其中選幾位,絕對能夠勝任。」

方孝孺與丁顯對視一眼。

心中生出一絲絲懼意。

這代表著什麼?

這代表著,雖然李善長死後,分崩離析的淮西集團,有再次凝聚起來的可能。

畢竟,朱元璋手下留情,僅僅殺了李善長,其實並不能解決問題。歷史上朱元璋為了以絕後患,大開殺戒。不管名聲如何,但是到了建文朝,淮西集團已經不復存在了。

而今卻不是如此。

雖然藍玉被殺,牽連了一批勳臣。但是這些人大多是後起之秀,真正與李善長關係親密的這些人,雖然在李善長死後蟄伏了好些年,但是都還活著,甚至是當打之年。

五十歲上下。

這就是李善長這一派為什麼被朱元璋這麼打壓的原因。

李善長這一派橫跨文武,李善長在朱元璋集團之中,可不僅僅是蕭何的角色,這些將領很多都是李善長的後輩子侄。而今李善長在朝廷之中的文官勢力,隨著胡惟庸案已經清除得差不多了。但是在軍中隱藏的勢力,即便壓制了這麼多年,只要一提名字,依然是一個龐然大物。

這就是朱元璋的擔心,是,李善長老了。但是司馬懿當年也不年輕,李善長還有子孫在。

這樣一個勢力留下來,豈是少主之福?

而今,朱元璋沒有那個心思了。關注點不在這上面了。當然了這也是朱元璋知道朱雄英為帝,何夕為相,即便精誠合作也搞不定變法的原因之一。

他死後,反撲的不僅僅是文官集團,甚至文官集團的反撲,雖然不小,但也不是不能解決的。李善長的陰魂不散,才是問題。但問題是,他如果大開殺戒,將勳臣連根拔起,文官勢力將全面接管朝廷,對變法更不利。

大明朝廷的局面,牽一髮而動全身,盤根錯節。朱元璋都沒有很好辦法處理,這也是朱元璋自己的問題,朱元璋在政治鬥爭之中,做不了精細的活。他破局的辦法就是殺人。

而朱雄英哪裡有他威信。

那只有掀盤子了。

將盤面

上的勢力全部推下去,重開一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