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與北京相比,自然是南京強而北京弱。支援南京就是最合適的選擇了。
徐達說道:「你放心,不會兵禍連結。因為天下大局已定了。天下正統在北啊。」徐達心中暗道:「朱重八,你好狠的心腸啊。」
此刻徐達才算是看明白了。朱元璋的幾分佈置。
北京做的事情,在南京來做,不殺個人頭滾滾是不可能做到的。甚至即便殺個人頭滾滾,也不大可能做到的。而北京另起爐灶,就很容易做到了。
同樣的軍事改革,何夕在北方一聲令下,一兩個月之內,就能調整到位。而傅友德還沒有開始,僅僅有一個想法,就面對各方面的重大的考驗。不得不請求各方面的支援。
從這一點,徐達就看出來天下局面的走向了。
徐達或許不清楚其他方面,他太清楚打仗這回事了。
回想朱元璋臨終前幾年的種種。這何夕豈能不知道。這裡面的問題嗎?
只是知道又怎麼樣?
他說出去,且不說有沒有人相信,除卻讓朱元璋名聲再壞一點,並沒有別的用處,卻要得罪未來的皇帝與丞相,說的不是朱允炆,而是朱雄英與何夕。
這樣的猜想,徐達只准備爛到肚子裡。
不過,對於未來的判斷,卻已經相當肯定了。
一來是,他對軍事判斷的自信。另外還有對朱元璋的信任。
後一點,徐達或許自己都沒有感覺到。他對朱元璋的判斷的信任,有時候勝過信任自己。猜到這一件事情,大概是朱元璋留下的手筆,就立即相信這一件事情很容易達成。
只是徐達這樣的話,徐輝祖卻不相信,說道:「父親,朝廷各方面勝過北京,這一次北京聚集了百萬之眾,這百萬之眾是北京國力的極限,一旦折損太多。將來的戰事就不用打了。但是朝廷即便打沒一個百萬,兩個百萬,戰事還是能繼續下去。而今是有一些隱患在。但是有潁國公這樣的名將,還有您在。朝廷怎麼會輸啊?」
徐達淡然一笑,說道:「我不會幫你的。我是我,大明是大明,朝廷是朝廷,先帝是先帝,今上是今上。」
徐輝祖一時間啞然。
徐達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徐達才不會幫南京的。反正他徐達不幫任何一方,魏國公府的地位都是超然的。朱雄英入主南京之後,也不可不能不善待徐家的。
只徐輝祖與朱允文之間。到底有幾分君臣之情。
這一點,徐達一點也沒有在意。
徐達嘆息一聲,說道:「你想幫忙也可以。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親自下場,對傅友德來說,真是一件好事嗎?」
徐輝祖沉默了一陣子,嘆息一聲,說道:「父親說得對。」
徐達再怎麼撇開關係,都無法讓人忘記,畢竟是軍中第一人。說起來,馮勝,傅友德,乃至韓國公一系的大多數將領,都稱得上徐達的舊部。徐達不出手,有意讓人淡忘這些關係。
一旦出手了。很多事情都會被人想起來了。
而今徐達閉門鎖戶,不僅僅是身體問題,也是局面使然。
徐達出面支援傅友德,會引起更廣泛的波瀾,對傅友德,與傅友德的改革方案,未必是一件好事。
徐達說道:「你真想幫一幫他。你以個人身份,將這個東西,給李祺吧。你與的關係尚可。有些話私下給他說說也是可以的。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做了。做了,對誰都不是一件好事。」
徐輝祖說道:「孩兒明白。」隨即,徐輝祖嘆息一聲,說道:「孩兒就是不明白,朝廷要做
一點事情,為什麼就這麼難啊?之前明明不是這樣的。」
徐達說道:「之前有陛下。」
人與人的差距就這麼大。看上去一切都一樣,朱元璋換成了朱允炆。大明朝廷就變成這樣了。朱允炆維持自己的權威都岌岌可危。其他的事情怎麼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