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東洋新秩序
首先就是九州太小了。他們五人分了九州之後,每一個人地盤其實並不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朱元璋封他們的時候,已經是秦王出事之後了。那時候朱元璋只想儘快將他們給打發出去。
否則時間長了,不好辦了。
才搞成這樣的。如果真按照滿編來算,幾個王爺當褲子都差不多了。
畢竟軍隊,特別是能打仗的軍隊,可是吞金獸。
其次,就是傅忠與這些王爺的矛盾核心就在於,傅忠希望指揮併吞並藩王軍。但是這些軍隊可是他們的命根子,怎麼可能給。特別是,傅忠明吞不成,暗地裡下手,用各種手段奪取了一些兵權。以至於藩王軍的一些編制,其實在東征軍序列之中。
這樣一來,幾個人抱團其實也沒有多少人馬。
讓他鎮壓九州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讓他們鎮壓整個日本,湘王也沒有多大的信心,但問題是,湘王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特別是受到了燕王的刺激。
湘王與燕王關係相當不錯。
湘王這個人文武雙全,同時性格耿直。歷史上朱允炆削藩,湘王舉家自焚。來表達自己的憤恨。更是因為湘王之死,藩王們才人人自危。對靖難之戰的爆發,有推波助瀾的功效。
湘王也很清楚,如果不是而今北京忙於中原戰事,他其實是得不到這麼大的好處的。錯過這個機會,再想得到這樣的好處,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實在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何夕說道:“這樣吧。我給你一個方案,你覺得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首先,一千萬兩的白銀,不能少。但是可以先欠著。日本盛產金銀。你只要能拿下日本,這千萬兩白銀,遲早能夠還清。我讓北京銀行給貸款五百萬元,但是你只能用金銀來還。這五百萬元。必須購買北京的物資,刀兵盔甲火炮火銃戰船,乃是於鐵路火車,你只要能提出來,都會賣的。另外,長崎,大阪兩地作為隸屬於東洋總督府。兩地就不分給你們。還有石見銀礦也隸屬於中央,石見銀礦令設一縣為東洋總督府所轄。”
“另外除此之外,日本每年交給中樞的賦稅多少。我就不限制了。自然有財政部與你們談。”
“我聽說代王離開九州了。”
湘王聽了,暗暗苦笑,他知道這一件事情瞞不過人。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快就走漏了訊息。說道:“是。”
“那就沒有他的事情了。”何夕繼續說道:“那日本就沒有他的事情了。整個日本,我分成四塊,九州島,四國島,本州島分關東與關西,這四塊,你們自己選如何?”
湘王能說什麼。
何夕這個辦法,雖然狠狠的敲了湘王等人一筆。但也是湘王等人最需要的了。
因為這個條件,湘王雖然揹負了鉅額的貸款,但是一開始不用他還。甚至還給了他不少錢。讓他整軍備戰。五百萬元,足夠湘王等人擴軍並發動一場戰爭了。
至於,何夕方面更好了。
巴不得湘王越欠越多的。因為何夕這邊借出去的是錢,是紙鈔,要回來的是真金白銀。即便按照何夕最保守的印刷比例,這些白銀全部到位,也足夠何夕印刷出四五千萬元之多了。
而且即便這些錢不到位。何夕這一次出征日本,也已經賺了不少。
畢竟開戰以來,佐渡島,石見銀山的產出,大量囤積在當地作為軍費。並沒有運輸到南京。而今都到了何夕的手中。
更不要受降了數萬日本人。一次效能從日本徵召十幾萬男丁。別的不說,讓這些日本人去挖礦都可以增加北京的工業生產速度。
至於湘王拿到的錢,反手就用來買北京的貨物,幾乎被理解回收了。何夕更加不在意了。這也算是加強了紙鈔在日本的流通。多一片地方流通,何夕就能超發一些作為軍費。
何夕是賺大了。
不過,湘王也不覺得自己虧了。
四兄弟封地,幾乎都擴大了數倍。放到南洋也不算小國了。如果能經營好,也是子孫數代萬世基業也。
只要遷得錢慢慢還。